中宏网江苏9月3日电(见习记者黄思怡 记者赵越)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很多人关注的社会问题。近日,中国薪酬指数研究机构发布了《2021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榜》,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9所江苏高校进入前100榜单。
据悉,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来源于全国各高校毕业生进入用人单位满一年的基础数据,按照工资水平、就业率、人才成长率、薪酬增长率等四个要素,以相应权重,通过统计学模型计算得出。本次榜单进入100强的江苏9所高校分别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和苏州大学。
图源:中国薪酬网
江苏9所高校名列“百强”
扬州大学排名上升明显
薪资水平方面,记者注意到江苏两所“双一流”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位于排行榜前50,毕业生平均薪酬过万。在江苏上榜的9所院校中,“双非”大学4所,平均薪资在七千以上,占据半壁江山。
在《2021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榜》中,薪资过万的院校共有24所,其中理工科院校共6所。而江苏进入前100名的高校中,理工类院校有3所,其他综合类大学5所、艺术类院校1所。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洪成文表示,理工类院校占比虽然很高,但仍然低于社会期望,原因很复杂。“理工类部分专业就业形势好,但也有一些理工类专业正处于转型时期,过去急需,但现在供大于求。再者,很多工科院校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自身定位有待调整。”
记者对比发现,相较2020年排行榜,排名最高的南大由27名下降至31名,扬州大学上升趋势明显由2019年的第205名一跃至2020年的第98名,2021年上升至91名。苏州大学2021年新入榜单,成为“新秀”。其他一些排名显著上升的高校,因专业设置符合当前经济环境和行业需求,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就业率、人才成长率、薪酬增长率相对增幅均较为明显。
江苏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
427场招聘会提供岗位15.15万个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支持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发展潜力的最根本的要素。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
记者从省人社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江苏五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26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和高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884万人和455万人,五年累计招收博士后1.02万人、引进海外留学回国人才5.33万人。数据显示,今年江苏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60万人。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江苏省打造全链条政策服务体系,筹岗拓岗,稳定公共部门岗位供给,密集举办招聘会,引导适岗匹配。南京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主任韩小燕介绍,就业部门第一时间将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发送到各大高校,并将校园招聘会信息分享到相关行业企业微信群,助力精准对接。目前南京市针对高校毕业生组织各类招聘等系列活动427场,提供就业岗位15.15万个。
图源:摄图网
江苏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顾潮表示:“‘十四五’期间江苏人社的发展目标非常明确,使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更加迸发,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更加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人社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中宏网江苏综合整理整合自新华日报、中国薪酬网、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