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江苏12月17日电 岁月的巨轮不息转动,新年的曙光跃现东方。又是一年岁序更替、万象更新。2024年,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六支队用汗水浇灌梦想,用实干诠释担当。他们从未停止过追寻交通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脚步。
精准高效开展监督交底,迈好项目监管第一步。联合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对宁盐高速南京段工程项目开展质量安全环保监督交底,迈出“省市共监”模式新步伐。创新工作思路,一体化推进施工安全、污染防治、行政合规指导、“送专家、送技术、送服务”等监督交底和服务指导,有力促进芜申线高溧段(丹农砖瓦厂-下坝船闸段)航道整治遗留工程规范有序推进。快速受理快速响应,对南京港新生圩港区码头改建二期工程实施“四位一体”式监督交底,助力港口工程高质量建设。
紧盯工程建设进度条,守好项目验收关。紧盯工程节点,强化过程质量安全监管,高标准完成仙新路过江通道工程钢结构标段和南钢码头提档升级项目的交工质量核验检测,328国道宁扬交界至龙池互通段改扩建工程先导段等项目的交工验收,以及312国道南京绕越高速公路至仙隐北路段的竣工验收,助力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强化隐蔽工程质量监督,提升工程结构耐久水平。依托“交通蓝·护卫2024”“质量月”等活动契机,认真落实特殊路基处理、桥梁桩基础、隧道支护及衬砌、码头水下基础等隐蔽工程专项检查,先后出动39人次,检查8个项目29个标段,发现并解决问题107个,助力提升工程实体质量。加强对影响结构耐久性指标的质量检验,建立健全质量追溯机制,推广成熟经验和做法,减少和消除质量通病,以点带面促进全市公路水运工程结构耐久性水平提升,全年质量监督一次抽检总体合格率达97.95%。
积极应对高温汛期台风,筑牢工程安全堤坝。台风“贝碧嘉”过境前后,督促指导各在建项目落实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重点设施加固及人员撤离工作。先后出动163人次开展隐患专项排查,发现整改问题隐患39个,修复受损围挡560余米。针对夏季汛期和连续高温给工程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展夏季专项执法检查,加强消防安全防范及用电、动火管理,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73人次,发现施工安全隐患191处,消防安全隐患16处,发放抽查意见书、检查通报23份。开展防汛联合检查,检查项目临河水位及防汛物资准备情况,督促做好施工区域涉及堤防部位、水系的巡查排查,确保工程安全度汛。
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执法行动,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故预防转型。突出“管”“治”结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在建公路水运工程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执法行动,先后检查工程参建单位82家次,发现安全管理问题和施工现场安全隐患465条,重大安全隐患2个。督促指导各工程参建单位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台账清单,定期开展事故案例学习分析,降低同类事故风险。强化分级分类监管,出台《南京市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分类分级监管工作制度》,定期研判施工风险,明确监管等级,发布监管要点,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管。
推动环保新技术应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首季争优”“夏季攻坚”等专项行动,加强围挡封闭、裸土覆盖、湿法作业等督导检查力度,大力推进新能源渣土车、高杆喷淋、移动式储能设备等新型技术应用。编制印发《南京市公路水运工程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管理文件摘录汇编》,定期对各项目标段的外业检查得分、“红榜”工地、智慧工地设备在线率等指标进行打分排名,并结合施工特点“对症下药”。今年3个工地被列为市级“红榜”工地,智慧工地在线率稳居全市各工程类别第一。
深入开展“安心行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月清月结”。聚焦落细落实实名制管理、工资专用账户、总包代发工资等基本制度,与区级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提升源头治理效能,先后出动执法人员90余人次,对40余个项目标段开展专项检查21次,纠正问题14个。深入工程一线开展政策宣讲,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余份,接待咨询群众200余人次,大力营造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不断优化省、市、区协同联动监管机制,促进执法力量融合提升。加强省市交流深度,邀请省执法局为仙新路和建宁西路过江通道等项目开展督查指导,选派人员参加省执法局对江阴二通道、常泰大桥等项目的监督检查。深入推进“市区共监”,与高淳、江宁、雨花台等区签订共监协议,对东麒路北延等项目实施质量安全联合监管。加强对区质监机构的业务指导,利用层级督查,农路专项检查等时机,组织各区执法人员开展交叉互查,帮助区级交通执法机构总结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经验,增强质量安全执法监督水平。
深化“交通蓝·护卫2024”执法行动,全力维护交通建设市场秩序。组织开展建设市场执法专项检查,系统梳理17类检查内容清单,实现对建设程序、招投标及履约管理、保障农民工工资等内容的全覆盖。深入全市9个在建公路水运工程项目、14个监理标段和17个施工标段,督促相关参建单位及时整改问题60余条。印发《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执法检查——施工劳务合作合规性检查工作要点》,对施工劳务合作不规范行为开展专项治理。
坚持以“质量月”活动为引领,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质量月”期间,开展工程质量执法专项行动和工地试验室专项检查,先后出动39人次,检查8个项目,29个标段,发现解决问题 107个,帮助10个项目的47个工地试验室逐条逐项查漏补缺,并以“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为主题,组织240余名质监机构工作人员、在建工程管理人员开展专题培训,有效提高一线人员质量意识。举办全市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创新技能提升竞赛,提升在建项目工地试验室检测能力。
不断深化执法服务进工地行动,全力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推动执法关口前移,先后在312国道东延、宁滁高速项目建立2个执法教育服务基地,其中312项目基地被省执法局表彰为2024 年“执法服务进工地”活动优秀项目。充分发挥省级专家指导作用和省级项目示范作用,依托执法基地开展施工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重大事故隐患基础清单解读等专题培训、“民法典进工地”普法宣传、工程质量检测要点微课堂等培训宣传活动,不断将“送专家、送技术、送服务”到基层活动引向深入。常态化开展“邀约式”安全检查,为项目标段提供靶向式安全检查和针对性服务指导。组织工程项目之间开展观摩学习,相互交流先进施工管理经验,促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时间镌刻使命,奋斗开启未来。展望2025年,六支队将继续按照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决策部署,在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的带领下,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不断强化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范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市场秩序,加强公路水运工程污染防治,提升交通工程执法监督效能,全力推动交通建设工程高质量发展。(图文 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六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