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江苏要闻
  • 发改动态
  • 市县聚焦
  • 营商环境
  • 江苏楼市
  • 金融财税
  • 文化旅游
  • 舆情评论
  • 诚信江苏
logo 头条
  • 中宏网江苏首页 >
  • 头条 >
  • 正文

让“水质”更清“气质”更透“土质”更净

2023-01-30 09:46:46 来源:新华日报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春节刚过,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视频会议29日召开。会议部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治污攻坚重点任务,要求更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省域范例,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生动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苏新图景。

  源头治理,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过去一年,面对远超预期的多重困难挑战,我省环境质量形势一度较为严峻,但更大力度的源头治理、精准管控扭转了被动局面,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譬如,受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全省PM2.5浓度一度同比反弹60%,治气难度之大前所未有。但在政府、企业等共同努力下,我省PM2.5年均浓度实现了2013年以来的“九连降”,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不少地方空气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

  经过20年的持续减排,江苏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已明显降低,在此基础上,更要突出源头治理打好“主动仗”,而建设港口码头封闭式料仓就是其中一项重大举措。

  去年8月,江苏多部门联合印发《江苏省港口与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江苏规模以上干散货港口在年底前实现封闭式料仓和封闭式皮带廊道运输系统全覆盖,这也成为江苏重点流域沿岸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有力支撑江苏交通运输和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

  一组数据显示:2022年,我省全面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PM2.5浓度、优良天数比率、国考断面优Ⅲ比例等环境质量目标任务,其中,南京、南通、盐城、镇江、泰州5市国考断面优Ⅲ比例均为100%……

  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天琦介绍,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江苏的特殊省情,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环境基础设施仍有短板,绿色转型、治污攻坚仍在路上。

  奋力攻坚,让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

  “我们将锚定目标不动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切实打好主动仗、主攻仗。”王天琦表示,今年将重点做好以下5个方面工作:更大力度落实源头治理举措,精耕细作增蓝天,统筹安排年度重点项目;更大力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研究制订我省新一轮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更大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再提高,推动规模以上港口码头封闭式料仓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更大力度提升依法治污能力,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更大力度抓好政策集成应用,在政策上更加突出新旧动能转化的绿色引导,更加突出激励导向,更加突出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帮扶。

  开局即冲刺。推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离不开各地、各部门守土有责,迎难奋进。会上,多地纷纷表示,将发力提升“水质”“气质”“土质”。

  去年,南京全市42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和28条入江支流、10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南京市市长陈之常介绍,2022年全市完成水环境治理总投入80亿元,实施了一大批“河湖厂网”改造工程。针对不同水环境污染源,南京去年新增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15万吨,全市日处理能力达345万吨;新改建城市污水主次干管72公里,完成290个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累计覆盖建成区面积达70%。未来将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以河湖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为美丽江苏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2年,南通PM2.5平均浓度降至25.9微克/立方米,全省最优。“全年减排VOCs3276吨、氮氧化物3807吨、颗粒物432吨、二氧化硫96吨。”南通市市长吴新明说,在聚焦源头减污的同时,南通还精细优化应急管控,最大限度推进污染削峰降值,如组建专家团队,运用大气污染源清单与源解析成果,每天预测预报空气质量,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预警、快速响应、有效应对。下一步,将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统筹抓好污染防治各项工作。

  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会议明确,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如何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启动开展美丽江苏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扎实推进盐城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积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精准施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扎实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统筹沿江沿海沿河沿湖生产力布局,有序推动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交易,纵深推进“4+1”污染治理工程。

  此外,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今年将全面推动绿色制造。具体来说,将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建设和绿色设计产品生产开发,创建省级绿色工厂300家左右。加强绿色制造名单动态监督管理,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成效评估。开展节水型园区、企业建设,推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推进固废污染源头减量和大宗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跟踪研究光伏组件、风机叶片等新兴固废回收利用工作。

编辑:赵越
审核:吴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你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大头条

  • 全省表彰,正在公示!

  • 2023年省服务业重点项目清单印发

  • 寻找身边的榜样!江苏启动最美工匠评选活动

重磅推荐

  • 河海大学清退125名博士研究生引热议 网友:浪费教育资源可耻

阅读排行

  • 泰兴市出台支持政策推动经济发达镇改革提质增效
  • 曲阳镇赵庄村:村史馆成为党员冬训新课堂
  • 盐城射阳:科技助力让春耕更“智慧”
  • 江苏省宝应湖农场:昔日“揪心圩” 今日“安全堤”
  • 韩腊柱:见证时代变迁的数万张请柬
  • 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全面启动“蓝盾2023”专项行动
  • 江苏省纺织纤维及制品先进性检测技术研讨会在常州举行
  • 淮安市住建局强化措施管好用好住宅物业“养老钱”
  • 南京市六合区应急管理局:以学促行 推动党员冬训工作“活”起来
  • 淮安经开区:一企业擅自改变土地用途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98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