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运河要闻
  • 运河文脉
  • 重点项目
  • 运河纪事
  • 运河大观
logo 运河要闻
  • 大运河淮安段 >
  • 运河要闻 >
  • 正文

淮安百里画廊入选2022年度全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十件大事

2023-01-13 16:13:38 来源:淮安市大运河办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12月28日,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联合大运河智库发展研究中心、重庆智库研究院,在京发布2022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10件大事。

  第1件大事: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4月28日,位于山东德州的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来自岳城水库的水滚滚向前,京杭大运河实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全线通水。6月28日,水利部召开的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新闻发布会称,4月至5月,水利部联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政府,统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工程供水、四省(市)本地水、引黄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水源,向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707公里河段进行补水,总补水量达5.15亿立方米,相当于37个西湖的水量。补水线路北起北京市东便门,经通惠河、北运河至天津市三岔河口,南起山东省聊城市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工程穿黄出口闸,经小运河、卫运河、南运河至天津市三岔河口。

  第2件大事:京津冀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协同立法

  11月25日、11月29日和12月1日,北京市、河北省和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召开会议,通过《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决定》规定“两市一省”政府建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大运河及沿线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特色小镇等文化资源,构建跨区域文化遗产连片、成线整体保护体系。加强大运河文化数字化展示,推动大运河文化对外交流合作。共同加强沿线地区大运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明确加强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生态空间管控和生态保护修复。推动按照统一标准加强水环境保护。共同培育统一的文化旅游品牌和各具特色的大运河城市品牌、服务品牌。

  第3件大事: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写入六省两市《政府工作报告》

  1月至2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和河南等大运河沿线六省两市先后举行“两会”,各自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写入“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或“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相关举措。至此,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级辐射区、40个地市级拓展区和150个县(区、市)级核心区均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列为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

  第4件大事:海外民众“云端”畅游大运河

  7月和8月,旨在向世界讲好大运河中国故事,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与大运河沿线六省两市文化和旅游厅局联合举办的2022“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在全球多个国家联动亮相,向海外民众展示大运河优美风光、讲述大运河生动故事,通过大运河文化这个世界通用的主题,与各国开展交流对话与文明互鉴。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官网共上线370余项数字产品,包括驻外使领馆、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驻外旅游办事处在内的50多家机构下载了相关项目内容,并结合各自资源优势和当地特色,在其机构官网、微信、“脸书”“推特”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推出,受到海外民众的关注和喜爱。

  第5件大事:京杭大运河京冀段实现互联互通

  6月24日,京杭大运河北京段、河北段联合举行京冀游船通航仪式,通州、香河旅游船舶相向驶过船闸,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互联互通。藉此,京冀两地将整合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河北香河潮白河大运河国家湿地公园等优质资源,共同开发包括水上观景、船上商务、岸上漫步、非遗展示等“运河游船+”主题游线路。

  第6件大事:歌剧《运河谣》等一批文艺作品厚重呈现

  4月14日,国家大剧院首部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首演。该剧从戏曲、民歌、民俗等中国文化精华中汲取营养,展现剧中人物在大运河上跌宕起伏的命运际遇。8月1日,由国家广电总局指导,浙江省委宣传部等四个单位联合出品,国内首部展现大运河新时代巨变的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运河边的人们》,在CCTV-1播出。该剧以大运河岸边的东江市为叙事载体,呈现治理河道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和完成世界申遗。9月2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制作的16集大型融媒体节目《行走大运河》正式开播。10月,中国新闻社联合京浙两地有关机构举办“大运河这10年”第二届国际大运河影像大赛。

  第7件大事:江苏力推大运河一论坛一展会

  6月27日,以“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22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扬州举行。论坛共商世界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共谋世界运河城市的合作发展。与会政要或属地官员表示,通过论坛加强经验交流与分享,必将有助于促进各国友谊与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9月22日,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苏州举行。大运河城市文旅精品展、“丝路与运河的邂逅”国际展、运河特色旅游产品展、大运河非遗展、大运河数字文旅产业展、大运河美食文化展等六大展览同步亮相。运博会立足大运河全域,以“融合·创新·共享”为主题,先后在扬州、无锡、苏州成功举办,累计37.6万人次走进现场,线上受众超过4.5亿人次。

  第8件大事: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全部竣工

  7月,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一期工程全部竣工。该遗址公园位于昌平城南街道化庄社区东侧龙山东麓,东至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西至现状化庄路、南至规划京密引水渠北路、北至龙山现状围墙,园内大面积山体区域以保育为主,总占地面积11.6公顷。作为大运河文化带重要节点,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依托白浮泉遗址、龙泉禅寺、都龙王庙三处文物景观,围绕“一泉贯出天下脉”主题,打造了龙泉漱玉、长流惠泽、山水清音三处景点及运河源、引水台、聆泉处、读泉圃等五处节点,借此传承保护大运河源头历史文化,提升白浮泉遗址山水环境品质。

  第9件大事:淮安以大运河百里画廊引领“运河之都”

  1月6日,经系统谋划而启动实施的基本贯联全域的战略引领工程——江苏淮安大运河百里画廊项目正式开工,一批集文化和旅游、乡村振兴、富民惠民于一体的重点项目尽列其中,中国水工科技馆等6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50亿元,涵盖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城市更新、产业转型和基础设施等类型。1月20日,淮安“百里画廊”进入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的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范畴。9月30日,淮安打造“运河之都”智库报告揭示,淮安以大运河百里画廊引领,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将建成京杭大运河沿线设区地级市的先导段和示范区,其时间轴和行动轴均将快于、优先于同称为“运河之都”的其他设区地级市。

  第10件大事:杭州大运河亚运公园项目获颁“鲁班奖”

  12月11日,杭州大运河亚运公园项目获得2022-2023年度第一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大运河亚运公园是浙江首座集场馆、公园、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体育公园,位于拱墅区申花单元,东至学院北路、南至申花路、西至丰潭路、北至留祥路,总占地701亩,总建筑面积186712平方米,总投资28.77亿元,园区内设有3.6公里跑道、1.3万平方米人工湖、1.6公里城市河道,日接待游客最高达4万人以上。作为杭州主城区唯一新建的亚运场馆群,大运河亚运公园届时将承办第19届亚运会乒乓球、霹雳舞和曲棍球等三项重要赛事。

编辑:王智信
审核:吴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你推荐

重磅推荐

  • 淮安探索创新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机制

阅读排行

  • 重现运河风采,通扬运河两岸即将迎来大改造!
  • 洪泽大运河文化采风正式启动
  • 《在河之洲》组照
  • 美!淮安这里藏着绝美花海!
  • 大运河淮安段名胜古迹 —— 淮安戏曲博物馆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系统性建设的五个维度
  • 运河流芳“探源中华文明 倾听燕赵跫音”之大运河河北段
  • 2022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扬州举办!
  • 河并不流经,盐城为何也纳入大运河文化带?
  • 真州城南天下稀——仪征大码头历史风貌和文化特征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08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