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中央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并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有哪些实践案例?取得了哪些成效?本期节目,特别邀请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迟福林与广大网友交流。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迟福林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中国网伦晓璇摄)
中国网:迟院长,您好!欢迎您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
迟福林:你好!中国网的各位网友,很高兴就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这个主题接受采访。
中国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呈现出什么时代特点?有哪些经验启示?
迟福林: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四十多年历史当中具有一个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有一些历史性贡献,比如说提出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判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对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第二,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个国家如何能够在经济治理、社会治理等各方面治理走出一条路子,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方向,是我们这些年来在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上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第三,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一个重要的论断,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这些年反腐败为什么(取得)进展,就是十八大提出来打破各种利益的束缚,这一点特别重要。打破利益格局,打破各种利益束缚也成为我们搞好经济、搞活经济、创新发展环境、创新社会环境的一个重大指导思想。
所以,从这三个方面来看,不仅提出一些历史判断,而且对我们未来还仍然具有历史性的指导意义。
中国网: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彰显出我们党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迟福林:这句话至关重要。它关系中国的命运前途,关系的不仅是中国经济,而且对社会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重大影响。因为我们从1978年到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国老百姓的收入、中国奠定的共同富裕基础条件等等应该说主要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我们不可否认改革开放还存在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但总体来说的的确确改革开放是决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关键之举。
我经历了改革开放全过程,我从80年代初到现在进行了40多年的改革开放研究,深切地感觉到什么时候我们能够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什么时候我们的经济发展、社会活力就会好一些。所以,中央坚定不移地改革,尤其将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新时代、对下一步中国式现代化和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一个重大部署,这对未来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第一,现在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比如说国际环境、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40年前比,和20年前比,甚至和10年前比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大。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统筹安全与发展,但统筹安全与发展的核心在哪里?改革开放。比如在这个时候,我就体会到开放是最大的发展,开放是最大的改革,开放是最大的安全,这是我的一个观点。我们是一个大市场,我们是一个发展转型的大国,我们是一个在全球治理当中举足轻重的大国,我们越开放,我们越能够吸引各方面关注中国大市场、能够投资中国大市场、参与中国大市场。在这个同时当然有一个安全问题,我们在开放当中解决安全问题十分重要,所以,要把高水平开放作为我们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大任务。
第二,我们现在面对着科技革命、人工智能的挑战。以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不仅对科技变革带来了一个重大的课题,同时对经济社会治理、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都将带来一系列的重大的挑战,而且随着未来的发展,这个事情可能越来越大。这个背景下,我们靠什么来参与新一轮的科技变革,带动中国的科技革命,推动中国的科技进步,真正做到中央说的科技创新?我们要靠激活中小企业的活力,激活各类资本的活力,激活各类科研人员的活力,激活全社会的活力,这个活力在哪里?靠体制改革。
第三,更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确实经济社会发展现在处在一个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比如拿消费来说,这些年中国老百姓的消费逐渐增长,成了中国最大的优势之一。但是中国消费结构不合理,虽然我们消费总量比较高,但是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健康、信息、旅游这些服务型消费方面占比相对比较低,现在城乡加在一起只有45个百分点左右。我们预计在2025年可以达到50%以上,甚至2030年达到60%以上。如果14亿人口的大国在服务型消费上能够占到60%以上,不仅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重大任务,而且对全球市场来说都是重大利好。这一点靠什么呢?靠改革,发展教育改革、文化改革等等,我们的服务型消费靠服务业市场开放,靠服务业的改革。
中国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从您的调研来看,有没有比较好的实践案例?
迟福林:这个例子特别多。第一,比如现在的高质量增长。现在民营企业做得最多的像高科技、新能源。十多年前,我在浙江调研的时候,就感觉到企业家的一句话深深启示了我,70多个企业家跟我座谈,他们讲了一句话,现在看我们不是赢在了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为什么呢?比如搞钢铁的企业变成了搞人工智能的,搞木材的企业变成了搞动漫的,今天我到浙江再去看搞民营企业的,远不是这些了,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以后他们明显在这方面走在前列。现在所有的企业家谈科技创新,如果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发展前景,这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第二,现在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在哪里?当然公路、铁路这种传统的基础设施投资十分重要,但是,以人工智能为重点的重大的科技创新的基础投资不仅成为央企、国资的重大任务,而且成为民营经济参与的重要领域,更成为国家集中攻下的一个重大任务。所以,这个印象也特别深刻。
第三,很多农民企业家过去都是搞以农产品为主的小企业,但今天到浙江看他们做电商、做互联网,不仅带动全村,而且他们的层次逐步在提升。所以,通过这些例子就看出来,以高质量发展为重要特征的新的发展时代已经来了。今天更在结构转型升级上,如果能够破解中国在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城乡结构、科技结构、能源结构、贸易结构等方面的一些难题,中国的经济结构升级就会取得重大进展。总量固然重要,十分重要,我们现在依然做大总量,但更重要的是结构。如果我们结构特别好,结构合理,这就说明中国的工业文明,科技带来的新质生产力将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增强中国国家的总体竞争力,使得我们在推动全球的产业变革、推动全球的人工智能、推动全球未来的整个全球治理中都将发挥我们重大的作用。
中国网:正如您说,把结构做优化了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能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迟福林:是的。
中国网:感谢迟院长接受我们的采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