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煤而兴、因山得名。位于河南省中部的平顶山市是资源禀赋独特的魅力之城,也是产业基础坚实的兴业之城。7月29日,“奔腾‘十四五’沿淮看发展”媒体采访团来到河南省平顶山市,看当地如何点“煤”成“金”,实现传统产业的华丽蝶变。
走进位于平顶山新材料开发区的锦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厂区的空地上摞着成垛成垛的白色布卷,再往厂区深处走,一排排整齐的织机高速运转着,经过数道工序后,洁白的丝线就会形成布坯。据厂区负责人介绍,这些布坯会根据客户需求染成不同的颜色,再售卖到服装企业,应用于防晒衣、羽绒服等产品上。“我们的产品是尼龙材质,而它的原料是煤。”
煤如何变成高档的服装面料?原来,该公司所在的“中国尼龙城”,已经形成了上游的煤炭开采、煤焦化工,中游的尼龙66和尼龙6生产,和下游的尼龙聚合、改性、纺丝等各个环节的完整煤基尼龙新材料产业链,锦华新材料就是其中下游企业的代表。
据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产业链已有超200家企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通常而言,一块原煤会先在河南平煤神马首山碳材料有限公司变身为附加值更高的焦炭,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焦炉煤气则被收集起来用于制备高纯度氢气。源源不断的煤制氢气,会从首山化工运至不远处的尼龙化工公司;整车的尼龙66盐,则会从尼龙化工公司运至尼龙科技公司、帘子布发展公司等企业,生产出的已二酸、尼龙66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服装、飞机轮胎、舰船缆绳、高速缝纫线等产品中。
其中,产业链中游的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有限公司的表现尤为亮眼。作为尼龙6和尼龙66产品的主要生产企业,该企业生产的己内酰胺产品填补了河南省内行业空白,产品质量国内一流。公司自投产以来产销量稳步增长,2023年生产己二酸18万吨、己内酰胺40万吨,实现了产销平衡。
据了解,平顶山市正在加快推进60万吨己内酰胺、100万吨尼龙切片、1万吨高性能对位芳纶等200多个重大项目建设,总投资超1000亿元。力争到2025年,“中国尼龙城”主要产品产能达到500万吨、入驻企业达到400家,产值规模突破2000亿元,成为中国首位、世界领先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
尼龙新材料不断迸发发展活力的同时,这座资源型城市也不断点燃创新“引擎”,厚植新质生产力。
尧山实验室就是该市创新“版图”里一颗闪亮的“新星”。近年来,实验室面向国家“材料强国”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领域,开展战略性、先导性、前瞻性重大变革性技术攻关及共性基础研究,围绕第三代半导体(SiC)材料及功率器件规模化、先进碳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尼龙及高分子成型加工三个方向,打造成了新材料领域一体化综合性创新高地。
据实验室负责人分享,下一步,实验室将精准对接新材料前沿领域,坚持顶天立地、建成设硬核力量,聚焦航空航天和尖端武器用第三代碳化硅纤维和高分子热塑性复合材料,重点推进“KD-SA高耐温烧结型高结晶第三代碳化硅纤维产业化项目”和“航天用高分子热塑性复合材料快速成型项目”两个项目的转化落地。(记者 周永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