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充分发挥改革试点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作用,突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瓶颈,着力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政治思想素养,提高技术技能素质,畅通成才成长通道,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为新入职的员工多渠道开展教育培训,建立“以师带徒”奖励激励制度,全面提升新员工生产技能和操作水平。“企业对我们新入职的员工进行了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的培训,让我们能更快、更好适应自己的岗位。”今年9月份刚入职的王居伟说。
作为涟水县第一批产改试点企业,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构建企业与员工和谐劳动关系,采取畅通职工晋升通道、提高技能津贴标准、加大技能竞赛奖励力度等方式,让产业工人安心工作、顺心生活。“企业不断厚植人才成长沃土,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形成人才‘集聚裂变’效应。加快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推动企业真正做大做强做优。”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鲁正波说。
作为涟水县另一家“产改”试点单位,国网涟水县供电公司把产业队伍素质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打出职工技能培训、职称评定、创新发明成果运用等“组合拳”,把技能型人才、技术骨干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通过产改的各项措施落实,有力提升了公司职工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了职工的荣誉感、幸福感、自豪感和干事创业的热情。”国网涟水县供电公司总经理李峰说。
近年来,涟水县完善产改工作的组织架构,明确产改工作的主体责任。印发了《新时代涟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方案》,明晰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思想引领、赋能成长、维权服务、支撑保障4大类共19个项目的改革目标,并将19个项目分解到各有关单位,做到事事有人抓、责任无死角。在落实产改“规定动作”前提下,通过深入调研,把建立健全“赋能赋岗赋薪”产业工人技能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涟水县的产改特色课题。根据不同产业中的产业工人,实施职业教育强基、“以产带培”、创客群体培育、能力竞赛“四大行动计划”,以产业提质增效为标尺,推动一批企业初步建立“以能设岗,能岗匹配,技高多得、薪随能动”的技能层级激励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