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江苏2月25日电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充满生机的时节,“船闸应急120”(京杭运河江苏省船闸应急保障中心)的航闸检测技术人员,抢抓时机,开展技术练兵与测量实战,为京杭运河苏北段航运安全与航道养护添砖加瓦。
2月10日至20日,对“船闸应急120”的检测技术人员而言是投身实践开展“苦练精兵”的黄金期。为掌握京杭运河苏北段宿迁、扬州航道站航政艇码头、邵伯船闸上游危险品停泊区、邵伯湖灯塔、邵伯船闸上下游靠船墩、扬州航政大队码头、解台船闸下游远调站直立式护岸附近水下地形状况,全面检测该段相关助航设施的工作状态,“船闸应急120”队伍马不停蹄,先后奔赴各个测量区域。
测量现场,队员们配备了中海达双频测深仪、中海达BS3无人测量船、GPS测量设备等装备。队伍中,既有经验丰富、长期奋战在航闸一线的资深技术骨干,他们如同“定海神针”,凭借多年积累的实战经验,沉稳应对各种复杂情况;也有刚刚加入的年轻力量,他们朝气蓬勃,带着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望与热情,积极投身到这场练兵中。为了让每一位成员都能迅速成长,练就过硬本领,“船闸应急120”采取了“老带新”的培养模式。在操作中海达双频测深仪时,“老将们”手把手地教“新兵”如何根据不同的水域条件调整仪器参数,确保测深数据的精准度;在使用中海达BS3无人测量船时,“新兵们”在“老将”的指导下,反复练习操控技巧,每一个环节都确保准确无误。
春寒料峭,运河边寒风阵阵,“船闸应急120”的成员们始终坚守一线,专注于航道水深和助航设施的现场测量数据采集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细节;在数据后处理阶段,更是严谨细致,反复核对每一组数据,确保为后续的航闸养护工作提供最可靠的数据支撑。通过在测区开展实战化测量和技术练兵,“船闸应急120”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测量任务,还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也有效提升了团队对测量仪器设备的熟练操作能力,提高了整体测量工作水平。
春醒万物苏,奋进正当时。“船闸应急120”的“苦练精兵”行动已经拉开序幕,京杭运河江苏省船闸应急保障中心将始终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昂扬姿态,常态化推进“苦练精兵”行动,坚持不懈抓好技能人才培养,着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技术精湛、保障有力”船闸应急保障“铁军”。(图文 蒋廉邓 王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