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28日,由新华报业集团主办,“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协办的“职教强国·江苏强音”江苏职教发展高峰论坛暨“职教王牌·校长带你选专业”大型融媒报道启动仪式在美丽的江苏海院顺利举办。江苏24所王牌院校的书记校长们组成了“王炸”阵容,他们从学校建设的模式探索、创新改革等多方面,分享独特的发展经验,探讨高职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江苏网讯(记者李艳玲)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登宏在论坛上以《发挥理事会平台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题做了演讲。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张登宏院长介绍,学院建立了以学校为理事长单位的政行企校理事会,建立起了校企双方“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了双方合作发展共赢。
张登宏院长从“学院强化建章立制,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断完善”、“对接产业需求,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校企双元育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校企共建共享,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日益凸显”、“政行企校联手,服务地方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共享育人成果,就业创业工作亮点突出”等七个方面,全面深入地畅谈了学校如何充分发挥理事会平台作用,念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本经。
最后,张院长重点推荐了学校两个最具竞争力的专业: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
以下为张登宏院长演讲全文:
作为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办学多年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力度、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本着“互利共赢,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了以学校为理事长单位的政行企校理事会,建立起了校企双方“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了双方合作发展共赢。
一、强化建章立制,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断完善
在理事会的协调、指导下,学校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打造“政行企校”四方参与的新型产教深度融合育人模式;科学谋划“四校同建”(全国“产教融合特色校”、“创新创业示范校”、“服务贡献卓越校”和“国际影响典型校”)的发展路径;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与新沂市人民政府、新沂中等专业学校共建新沂学院,打造“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示范区”;面向徐州市及淮海经济区“四新经济”发展,集聚17个国、省、市、校资源集聚平台,打造一流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平台;与徐工集团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全国首家旋挖钻机手培训基地。
二、对接产业需求,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在产教深度融合的办学机制下,学校不断健全专业设置定期评估机制、完善专业设置标准,使专业布局与地方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及战略新兴产业高度契合。建成国家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群)9个、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徐州产业特需专业3个;省品牌专业高分子材料专业,被誉为中国橡胶工业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我校牵头建设的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获教育部立项。
三、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
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我校调整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学分制改革、“精英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建立“四共建、三转变”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推进6个证书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建设“3+3”“3+2”“4+0”等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形成了“中、高、本贯通”的衔接体系;积极响应国家高职改革试点任务,对接地方政府和行业重点企业,坚持“全程送服务上门”,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
“院园一体”“四螺旋”实践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高分子材料专业“一地多点,四段融合”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获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四、校企双元育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在理事会指导下,学校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双方不断优化校企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及管理机制。牵头成立了全国高分子(橡胶)职教集团,开设120个订单班和工学交替班,实现了校-校-企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合作育人,拓展了产教融合育人的广度。
构建“国省行市校”五级技能竞赛体系,成功承办了全国职业院校现代化工HSE大赛、首届全国职业院校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生在全国、全省等各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200余项。
五、校企共建共享,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日益凸显
与理事会成员单位合作,大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实行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开展模块化教学;推动“引企入教”,鼓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我校教师双向流动;组建结构化校企混编教科研团队,共同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混编师资结构、数量及水平进一步提高: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教师获全国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获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行业教学名师4人,成立了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聘请产业教授12名。
六、政行企校联手,服务地方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学校与科研院所、知名院校、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搭建科技开发平台,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围绕专业集群面向,整合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省、市级研发中心等优势资源,成立服务产业研究院,设立研究所,构建了“科研开发-成果孵化-成果转化-成果产业化”基本完备的技术服务体系。连续四年获徐州市专利十强,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四技”科技服务经费到款额、技术市场交易额、发明专利授权和转让的数量与质量等科技服务核心指标位于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下,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打造“一学院一团队一品牌”;依托徐州市对口支援新疆奎屯计划,为当地煤化工、机械电子、商贸物流等产业提供人才支持、技术咨询与培训。先后派出10多名高级职称的骨干教师参加援疆工作,共培训近3000名企业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
七、共享育人成果,就业创业工作亮点突出
借助理事会平台,校企双方共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举措。学校连续六次被评为“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完善的“4246”培养模式,形成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样板,成为全省创业教育的“双示范”(示范校和示范基地),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保持在4.5%以上,被教育部等四部委评为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江苏省唯一)。
下一步,我校集聚政行企校多方资源,通过实体化运作理事会、职教集团等校企命运共同体,完善产业学院多方合作运行机制,打造“1+N”现代学徒制“徐工院模式”等措施,进一步深化校企一体化育人;通过建立人才精准对接服务平台增强人才供给力,加强成果创新与转化提升支撑中小企业发展力,实施“精准扶贫,徐工发力”专项行动助力西部发展腾飞,对接国家需求精准培训农村劳动力和社区居民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服务发展水平。全面推进我校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做出更大贡献。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专业:
2020年,我校有39个专业招生,其中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橡胶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专业群建设计划专业;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物流管理、药品生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是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皮具制作与工艺、煤化工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技术是徐州市特需专业。今天,我重点向大家推荐我校的两个最具竞争力的专业: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
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已连续开设40年,积淀深厚,毕业生人数近6000人,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是2019年通过验收的江苏省品牌专业一期建设项目专业,也是2019年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的核心专业。该专业学生在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全国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中成绩名列全国同类专业之首;毕业生在全国同行中受到广泛好评,就业质量高、创业比例大。本专业与徐州工程学院合作开展“3+2”专本衔接和“4+0”直通本科培养项目。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开设于2003年,2011年列入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012年成为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群专业,2017年成为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2019年建成教育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本专业与国内知名制药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具备良好的医药行业职业素养,较强的药品生产、药品质量检验和药品营销与推广等相关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医药企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与管理人才。本专业多年来与淮阴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开展“3+2”高职本科联合培养项目,与南京工业大学开设了“专接本”升学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