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江苏3月10日电 以营商环境之“优”,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优化营商环境拼劲十足。近年来,桥林街道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改进经营主体服务、促进生产要素供给、提升协同发展水平,多措并举深耕营商环境沃土,助力辖区经济开出高质量发展之花。
聚焦延链补链,锻造协同发展承载力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当前,各地拼经济、重发展的态势更鲜明、干劲更充足。面对街道空间要素不足等短板,桥林街道今年将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项目,结合开发区与街道优势互补的实际,逐步形成项目信息、资源共享共用,联合联动招商的良性格局。
加强产业链协同,围绕开发区“2+N”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深入研究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对接目标企业,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积极跟进中科微世等重点项目落地需求,全力促进产业延链、补链。同时,加强载体协同,持续强化与开发区标准化厂房、研发中心等载体资源共享,着力引进饕香楼等亿元以上项目落地园区,实现空间资源高效利用,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围绕自身特色精准招商,选商选资靶向补链、延链、强链。盘活用好茶棚园区、各村(社区)等自有载体,精准聚焦食品、医药、农业等领域,绘制详细产业招商图谱,对接南京农业大学以及众多农业经营主体等,结合耕地流出整治、土地二轮延包等工作,集中推介流转耕地资源,延伸打造“金刘公鸽蛋”等食品产业链,推动相关行业发展提质增效。
聚焦企业视角,增强经营主体获得感
招商引资“加速跑”的背后,是桥林街道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种种举措。
突出“精准服务”,积极转变传统检查方式。新春开年,桥林街道有序开展节后复工复产综合检查,按照上级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由安监站会同多部门梳理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坚持“无事不扰”原则,制定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工作方案,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推广“服务+监督”模式;通过从源头上规范检查行为,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营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深化“集成服务”,开展企业走访已成为常态化工作。桥林街道落实落细各项惠企政策,充分了解企业诉求和发展动态,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推行“全程帮办、全部代办”,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尤其紧盯辖区企业存在的原料供给、市场销售、要素保障、资金、用工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专人专班盯办、上下衔接服务、部门联动帮办,助力企业健康发展。“这几年,桥林街道各部门在订单承揽、税收减免退补、激励奖励落实等方面给予公司大力的扶持,让公司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南京佳奇家具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聚焦要素保障,提升要素市场活力值
要素保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桥林街道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大力推动资金等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围着产业转,努力为企业提供“充分展拳脚、专心谋发展”的营商环境。
强化金融服务,增强发展资金支持。聚焦企业“首贷难”“续贷慢”问题,桥林街道积极用好“递单子”这一有效手段,持续加强对辖区企业融资需求的摸排,加大向金融机构推送的时效和频次,支持金融机构精准选择目标客户,提高融资对接的成功率。桥林街道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生产经营暂时遇困的企业、行业倾斜,着力解决经营主体融资难、发展难的问题。
用好基金矩阵,赋能产业发展。近日,总规模50亿元的江苏南京先进制造产业专项母基金完成注册,正式落户浦口经开区。作为浦口经开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桥林街道将把握好这一利好,发挥产业基金引导撬动作用,与开发区建立“项目线索共享池”,构建起招商雷达网,吸引优质项目落地,赋能产业发展。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桥林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桥林将继续聚焦目标任务,争做优化营商环境的“排头兵”,不断用“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助力企业腾飞,助推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刘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