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南京市举行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新闻发布会,推出7个方面政策举措,其中包括全面取消住房限售、1亿元资金助力住房消费“以旧换新”、推行电子房票“全城通兑”、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推出针对青年人在宁置业的特色金融产品等。
专家表示,此次南京“房七条”因时制宜,精准满足青年刚需、品质改善、征收安置、城市更新等住房消费四大主力需求,全方位助力住房消费需求释放。
一揽子新政精准发力
发布会上,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副局长蒋海琴详细介绍了“房七条”——
加大青年人刚性购房政策支持。引导商业银行针对性推出低首付、低利息、低月供、宽期限的特色化金融产品,有效降低45岁以下青年人购买商品住房的门槛。
进一步满足居民置换改善需求。优化住房消费“以旧换新”模式,组织引导开发企业开展“买新助卖旧”活动,首批政府补助资金1亿元,补助标准为购买“买新助卖旧”名录库内新建商品住房合同金额的1%,促进住房改善需求加速释放。
加快满足被征收群众安置需求。推动既有库存商品房全部纳入房票超市,加大房票兑付金融支持,推行“全城通兑”和“电子房票”,有效满足被征收群众多样化住房需求。
全面取消商品住房转让限制。自2025年3月31日起,全市范围内取消限售,商品住房在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书后即可上市交易,有效满足居民各类住房置换需求。
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扩大南京市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款的实施范围,购房人的父母、子女符合提取条件的,可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款,同时将该细则的实施期限延长至2026年12月31日。
进一步盘活企业存量闲置资产。加大商办用地、科研用地及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执行力度,盘活存量闲置土地,有效增加改善型住宅供给。
着力提升城市居住环境品质。用足用好国家支持政策,加大各类资金奖励力度,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加力实施城中村改造,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蒋海琴表示,南京市持续精准施策、靶向发力,适时开展住房消费“以旧换新”活动、推行房票安置、实施阶段性购房补助、举办系列房展会等惠民、利民举措,2024年南京房地产市场呈现逐季向好态势,结构性调整步伐不断加快,2025年1—2月南京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分别增长29.9%和16.7%。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去年11月南京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环比双双回正,去年12月和今年1月、2月南京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指数环比分别增长0.6%、0.7%、0.5%,回稳势头不断增强。
公积金、房票、金融三大创新举措
记者注意到,在此次南京“房七条”新政中,公积金“全家桶”、电子房票“全城通兑”、针对青年人在宁置业的特色金融产品均为创新举措。
南京市公积金中心副主任朱克瑜介绍,住房公积金“全家桶”政策扩大了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范围,从购房人本人和购房人的配偶,扩大到购房人的父母和子女,支持购房人通过家庭互助,拓宽购房资金来源,减轻购房首付压力。提取时应按以下次序申请:购房人,购房人的配偶,购房人的父母、子女,当账户余额不足时依次递延。
他举例说明,南京市缴存人王先生想要购买一套房产、首付款需要50万元,原先的政策下,可以提取本人和配偶的公积金用于支付首付款,如果夫妻两人的公积金账户余额依然不足,就需要自行筹措资金。此次“全家桶”政策实施后,王先生和配偶资金不足的部分,可以继续提取王先生父母的公积金用于支付。
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宋刚介绍,2023年南京实行房票制度后,效果较为显著。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发出近1.1万张房票,直接去化库存商品房6200多套,有力促进楼市平稳前行。今年,南京市房产局建立了线上“房票超市”,线上自动生成电子房票。各区房票管理部门在“房票超市”系统统一操作,从发行到使用实现全程电子化,让每一张房票的来龙去脉都清清楚楚、安全可靠。
宋刚透露,南京即将印发房票新政,不仅能用在国有和集体土地房屋征收,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也能用;不仅能用房票买住宅,还包括公寓、车位、商办。房票实现全城通兑,跨区流通使用无障碍。
此次“房七条”,南京还推出了支持青年置业的特色金融产品。南京银行副行长江志纯介绍了该行为新市民、青年人量身定制的特色住房贷款产品——“鑫青贷”,该产品门槛低、首付低、利率低、月供低,贷款额度高、审批效率高,配套消费贷、配套人才贷。
“鑫青贷”面向南京市45周岁以下的新市民和青年人,创新推出了灵活且可定制化的还款方案:贷款期限最长为30年,在贷款的前5年,贷款人可个性化定制本金归还金额,与普通房贷相比,前5年的还款金额更少、月供压力更低,每月归还本金最低100元。从第6年起,恢复传统还款方式,按照剩余本金按月还本付息。
助力居民能消费敢消费
“此次‘房七条’,可谓因时制宜、因人制宜,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将对未来南京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南京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辉解读此次新政。
“当前正值‘金三银四’房地产市场传统旺季,既是进一步落实国家房地产有关决策部署的关键时期,也是南京市房地产市场回稳向上、市民群众看房买房、住房消费需求集中释放的窗口期。南京因时制宜出台‘房七条’新政,在同类城市中率先发力,全面助力购房需求有效释放,可以说是诚意满满。”张辉认为,本次“房七条”针对性解决制约住房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助力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首先,针对购房资金储备不足的青年人、新市民人群,引导商业银行提供特色金融政策支持,并可与人才房票、租金抵房款、先租后售、贴息消费等支持政策叠加,旨在进一步降低新市民、青年人的购房门槛,缓解初期资金压力,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城市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其次,针对旧房难卖、新房置换受阻的品质改善人群,拓展“以旧换新”活动模式,扩围增面吸纳更多房企参与活动,通过政府补助、开发企业让利多方协同助力买新,支持居民打通置换链路,降低置换成本。此外,针对拆迁安置房源选择面窄的征收安置人群扩大房源范围,推行房票跨区流通全城通兑,打破房源选择区域壁垒。
“财政补一点、企业贴一点、银行融一点,以多元化惠民举措帮助购房者减轻负担,‘房七条’发挥了助消费、惠民生、促宜居作用。”张辉认为,南京政策工具箱已基本见底,限制性措施应减尽减、购房支持政策应发尽发、惠民补助应补尽补,给广大居民带来诚意十足的多维度购房福利。(记者 刘霞)
原标题:电子房票全城通兑、公积金“全家桶”、为青年人定制金融产品……南京“房七条”助住房消费需求释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