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小李想买一部新款游戏机,但手头资金不足。在看到校园里张贴的网络借贷广告后,他决定尝试一下。于是,小李下载了一款网络借贷APP。在注册过程中,他提交了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很快,他就获得了一笔5000元的贷款额度,并购买了心仪已久的游戏机。但由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小李的还款压力很大。到了约定的还款日,借贷平台开始频繁地给他打电话、发短信催款,并威胁他如果不还款,就会将他的个人信息曝光。小李陷入了焦虑和恐慌。最终,他向家人求助,终于及时还上了欠款。
网络贷款常常以“快速”“低息”等说辞营销宣传,但在实际放款时却违规收取各种费用,导致实际借款成本远高于预期,并且还常常伴随着过度收集、使用和泄露个人信息的问题。
面对越发便捷、多样的网络借贷产品,作为消费者,我们一定要谨记以下几点,避免落入虚假宣传、高息网贷的圈套。
严防隐藏身边的消费陷阱
金融消费者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充分考虑商品或服务的实际需求和价值,学会适度消费,审慎评估自身财务状况,合理规划消费预算。从实际出发,准确评估自身承担能力,理性消费,合理借贷,切勿过度借贷、过分依赖借贷消费,确保债务负担在可控范围内。坚持做到“三不”:不冲动消费、不过度超前消费、不过分依赖借贷消费。
审慎审核产品资质和渠道
在选择贷款产品时,不要轻信网络上以“免息”“低息”等说辞的营销宣传,不轻易签订额外合同。如有融资需求,应通过正规渠道办理,谨慎进行信息授权行为,确保资金安全。同时,要充分了解意向贷款产品的具体信息,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全面掌握贷款条件、还款方式、综合息费成本、违约责任等内容,并结合个人的收入流水、资产状况、负债能力等因素,审慎选择合适的贷款产品。
保护个人金融信息安全
在进行贷款申请时,提供必要的资料,不随意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如选择网络平台借款,要定期修改网贷平台的密码,增加账户安全性。同时,要关注账户动态,定期检查网贷账户的借款和还款情况。此外,避免在公共场合或他人电脑上登录或使用借款账户等,避免信息被盗用。(图文 宁波银行南京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