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种新型“维权服务”悄然滋生。社交平台上,“专业处理信用卡逾期”“网贷退息退费”“修复征信记录”等广告层出不穷。这些看似贴心的服务背后,实则暗藏非法代理维权的黑色产业链。
非法代理维权套路解析
非法代理维权机构惯用会使用“三步走”策略:第一步,发布“维权成功”案例吸引关注,并通过话术营造焦虑情绪;第二步,以“不成功不收费”为诱饵套取消费者身份证、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第三步,告知消费者无需理会金融机构的电话和信息。但实际上,这些手段和行为不仅对减轻客户压力无益,还可能扰乱金融市场秩序,让消费者面临财产损失、信息泄露、信用受损的三重风险。
构筑金融安全防火墙
金融消费者应牢记以下三点:
一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消费者因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与金融机构产生纠纷时,可以通过与金融机构协商、向行业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金融监管部门反映等渠道提出诉求,不可轻信不法分子虚假宣传和承诺,避免陷入非法“维权”陷阱。
二是注重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消费者应当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金融账户等,不轻易委托他人代为办理相关手续,避免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泄露或买卖,避免个人财产遭受损失。
三是理性选择适当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从正规渠道选择适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理性投资、合理借贷,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图文 宁波银行南京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