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之滨起新城。
通江达海第一港。
①钢花闪闪造船忙。
②“弱麦强县”天下名。
纺织服装强支撑。
夏日淮畔,沃野千里、生机盎然;临港新城,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十年弹指一挥间,淮滨福地展新颜。党的十八大以来,淮滨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统筹统揽统领,谋远谋深谋实,抓总抓重抓要,用非常之力、施果敢之策,攻坚克难、踔厉奋发,高质量发展不断呈现新局面,实现了“洪水走廊”的成功突围、“水患大县”的美丽蝶变。
临港经济扬帆启航
悠悠淮水,滔滔东去,离豫入皖前在淮滨大地上留下多个深水港湾。淮滨优势在水,出路在河。立足这一优势,淮滨坚持打好淮河牌,做足水文章,聚力打造千里长淮第一港,打通“中原出海大通道”。
2014年,淮滨饮马港升级改造项目竣工。2016年,淮滨抢抓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战略机遇,超前谋划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启动淮滨新港建设,从项目谋划立项、开工建设,到港口竣工、试航开航,历经1800多个日日夜夜,今年1月4日,河南省最大综合性单体港口——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终于扬帆开航。
当地的粮食、水泥、板材、钢材、家具等货物,从这里运抵沿海行销世界;海外集装箱货柜、铁矿石等,从这里上岸转运;运输成本的显著下降,带来的是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显著提升。
新港区投用后,开始加快推进“淮上云”智慧港口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与中国移动公司、中国移动上海中研院合作,对标一流标准,搭建沿淮、沿江港口货运信息和航运物流企业信息平台,实现“入港—装卸—堆放—仓储—理货—提箱—装卸—出港”全流程、闭环式生产运营管理,打造无人化、智慧化港口。
至今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已开通淮滨至淮安港、连云港、蚌埠港、嘉兴乍浦港、苏州港等5条集装箱航线,真正实现了“海河联运”“通江达海”。
据信阳淮滨港务中心主任彭爌介绍,从开航至今,港口已完成货物吞吐264万吨、集装箱6488标箱。仅用7个月就完成全年吞吐集装箱6000标箱目标,年底有望实现货物吞吐800万吨。
淮滨作为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流通贸易型”典型代表,被确定为全省18个区域物流枢纽之一,正积极发展临港产业,着力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豫货出海集散地,全面开启通江达海新时代。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淮滨县锚定港产城融合发展之路,依托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积极打造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一港六区一廊道”的空间构架正逐步形成。
工业经济挺起脊梁
夏夜漫步,淮滨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内厂房林立、灯火通明,幢幢现代化车间内织机轰鸣、日夜不停。
牢牢把握“工业强县”这一坚强支撑,淮滨借力产业转移大势,精心培育做强主导,白手起家在淮河滩上兴起产业强城,无中生有挺起产业脊梁。
按照“纵向拉长,横向配套”的思路,淮滨县规划建设了苏州纺织产业园、嘉兴纺织产业园、淮绣产业园等16个“区中园”,园接园、厂挨厂、墙连墙,区中园连成一片,各具特色,集约节约,集群集聚,抱团发展,形成了淮滨县纺织产业的“大观园”,呈现出“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遍地开花”的喜人局面。
从一家纺织企业到集聚纺织服装及配套关联企业180多家,淮滨已形成从初级丝到织布丝到成品布到印染后整理到服装深加工到市场交易的完整产业链条,时尚纺织产业已经成为淮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淮滨成为全市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领跑者,中西部最大的化纤纺织生产基地。
按照“1+1”产业发展布局,淮滨县培育形成了时尚纺织、绿色食品、船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起步、从小到大成长、从弱到强蝶变。
已培育规上绿色食品企业22家,年产能达40万吨。抢抓豫酒振兴机遇,五谷春酒业实现营业收入7.24亿元,成为河南省白酒行业“五朵金花”第三名。
造船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飞跃。2021年建造船艇589艘,产值32.5亿元,成为沿淮最大的内陆船艇制造基地。自主研发了国内首艘LPG新能源双体画舫、河南省第一艘港作推轮。
树牢“研发在长三角、制造在信阳、配送到全国”的产业协同理念,抢抓苏信对口合作机遇,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商会招商、以商招商和云招商,精锐招商、精准招商、亲情招商、以商招商,正在打造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地。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健康发展,被评为全省首批10个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实践创新示范县之一。
“特别是在招大引强上,淮滨又有新突破,全国500强企业苏州阳光集团今年7月与淮滨签约,旗下阳光(河南)服饰科技有限公司预计10月1日即可投产,县里刚培训的110名员工全部输入到该公司,这将有力带动淮滨、信阳乃至河南时尚纺织产业实现新跨越。”淮滨县县长谷光亚说。
至今,淮滨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建成区10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19家,其中规上企业137家,全省排名从2016年的第107位,跃升到2019年的第45位,是全市3个二星级产业集聚区之一,连续六年全市工业观摩评比第一名,荣获河南高质量发展产业集聚区等多项称号。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傍晚凉风习习,淮滨县正义街北、白露河路东西两侧的畅淮园中热闹非凡,来此游玩的市民或散步或休息,或高歌或锻炼。
不仅是城里,全县295个行政村(社区)内的文化广场、小游园里,都聚齐了父老乡亲,伴着音乐起伏,蹦跶跳舞比高低。
开门见绿、出门入园、移步见景、四季盎然,在淮滨繁华近自然,人们与飞鸟为邻,与花草为伴,诗意生活扑面而来。
这一切源于淮滨着力花园城市建造和品质生活引领,突出“五百里水路一座城”特色,围绕“水景生态园林城市”发展定位,抢抓首批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试点县机遇,改造老城区、提升建成区、建设新城西区,谋划实施百城建设提质项目466个,总投资815.14亿元,完成投资494.51亿元。
坚持把丰富的淮河文化元素融入县城建设规划之中,并以“走读淮河文化园”为依托,全力打造“淮河文化全景体验目的地”,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的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已改造背街小巷44条,投放共享单车1500辆,购置新能源公交车68辆、村村通一元公交车40辆,开通公交线路38条。新建小游园22座,锦复园、畅淮园、龙泉园对外开放,东西湖景区提升改造完成。连续两年获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先进县,创成省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县城框架拉大到44.9平方公里,建成区25.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3.88%。加快城乡交通建设,投资45亿元,新建改建干线公路144公里、市政道路133公里,群众出行更加便利。
实施“百县通村入组工程”“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3032公里,实现乡镇和行政村通畅率100%、村村通客车率100%,扶贫路、小康路、产业路修进了千家万户。
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全面开展农村垃圾清运,顺利通过河南省农村垃圾治理达标县验收。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改造农村旱厕5.2万户。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走在大街上,不难发现,很多单位的围墙拆除了,院内花草树木与民共享了,茶余饭后,市民可自由入内,散步、健身、休闲,处处祥和安然。这一变化,缘于淮滨县政府率先“拆墙透绿”打开政府之门,让绿于民,还路于民,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淮滨县委书记梁超坚定地说,“淮滨县干群同心,秉持‘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理念,以责任担当为墨,以滨淮大地为卷,不舍昼夜,奋勇争先,奋力谱写‘生态港城水景淮滨美好生活看信阳’绚丽新篇章,接续开拓‘滨淮福地、临港强县’新征程,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胡巨成 刘宏冰 韩浩 符浩 本版图片由淮滨县委宣传部提供)
原文链接:淮水奔流大潮涌 千帆过后尽开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