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这也意味着,自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产教融合”至今近十年,“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今年3月,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关于建设培育江苏省第一批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的通知》,确定江苏省第一批共81家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并纳入省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库。通知肯定产教融合型企业在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深化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主体作用,并创造了较大社会价值。
那么,这批江苏省产教融合型企业是如何以社会(产业、行业、团体)标准进行“产”“教”一体的人才培养,又是如何突破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特色化教学模式为行业树立标杆,并有效加强企业后备力量储备?中宏网近日联合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处对部分试点企业进行了走访,了解他们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的成效及思考,也希望能通过这些企业的实际案例,为“产教走向更深度的融合”提供借鉴。
中宏网江苏9月27日电(记者 孔巍 摄影 刘文昊)曾几何时,一句“男人的衣柜”的广告词,让海澜之家一跃成为成功男士着装的首选,海澜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澜集团”)也逐渐走近公众的视野。
海澜集团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中国江苏省江阴市。从纺织面料到品牌连锁经营,海澜集团以品质兴企、品牌强企,秉持卓越创新的企业精神,稳步做大、做强服装产业。历经三十余载,海澜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服装行业最具价值力领军企业,形成以服装产业为核心,涵盖金融投资、商业管理、文化旅游、新能源领域,五大产业协同发展的现代投资控股集团,现有员工超6万人。
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技术储备力量的梯队培养,已成当代企业弄潮行业的普遍共识。作为中宏网本次“江苏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走访”的第二家,早已跳脱传统服装制造业的海澜集团更是深知这个道理。近日,记者走进江苏无锡江阴市新桥镇,详细了解了该集团对于产教融合的积极探索,不少拥有“海澜”特色的产教融合探索模式与人才培养标准也随之浮出水面。
融合:“厂中校”式教学结合
培养大批行业人才的有效实践
走在新桥镇的大街上,陶新路上一处气势宏伟的大门映入眼帘,大门之内则更是别有洞天,海澜集团总部园区正坐落于此。高大的欧罗巴建筑,使得这里别具欧陆风情,一辆旅游大巴在路边停下,车上走下一群旅客,熙熙攘攘地走进旁边的服装卖场。一切都让人有一种错觉,好像来到了一个旅游度假圣地。
事实上,这正是海澜集团作为全国独具文化魅力企业的特色之一,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管理文化、企业文化、人文文化,共同构筑起该集团一道亮丽的文化旅游风景线。其中,人才培养的模式更是特点鲜明,一些具体的探索模式更是走在全国企业的前列。
2015年8月5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通知》,遴选165家单位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海澜集团为8家试点企业之一。“实际上,我们从2001年开始,就跟一系列的高校在探索人才培养方式,近几年来在产教融合这一块,我们也在积极的参与和探索。”
在海澜集团产教深度融合过程中,现代学徒制目前已成为新人加速融入现代产业且不断更新迭代的模式。海澜与试点现代学徒制院校协力合作,以企业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建设具有海澜特色的“一体两翼”模式,即以“学生/员工”为中心,以院校和海澜为教育主体,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相关标准、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这其中“厂中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成效显著。
位于江阴市华士镇的海澜之家物流园,一期占地面积630亩,拥有库房24栋,总存储能力1亿件,全年吞吐量4.1亿件。该物流中心早前采用平库,手工操作为主。如今,进入偌大的物流园区,呈现在眼前的并不是想象中的上下货忙碌景象,采用了高位智能仓储系统的库区除了少量设备操作员和叉车司机,甚至显得有些冷清,一切显得高效化、高智能化。而这里正是海澜之家培养下一代产业工人,提升产业效能的有效教学场所。
在其中一栋货运仓库中,“现代学徒制教学实践点”的标牌随处可见,据悉,仓库中设立仓库保管员、电脑操作员、货品复核员等多个物流管理实训岗位。
据了解,智能仓储系统涵盖了自动仓储、批次拣选、自动分拣、发货、退货处理等功能,整套系统集成了立库、语音拣选、箱式输送线、螺旋输送系统、交叉带分拣和弹出轮式分拣系统。参与实践的学生可以对应岗位参与实际操作过程,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
货物到达后,首先由质检员对货品进行抽检,再进入自动化立库,经由通道机进行整箱扫描……整个过程有条不紊,高度信息化和自动化的物流系统也正在吸引更高素质的员工加入。
在物流园的另一处,电商客服及运营团队正井然有序地进行着电商平台相关工作,这里也是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点之一。经历一系列的上岗培训、实践教学及参与实习工作,一大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子在此成长。
探索:校企共建产业学院
全产业链融合打破专业壁垒
长久以来,高校育人和企业用人之间存在着供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企业选聘优秀人才有难度,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另一方面,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缺乏行业前沿信息或经验,导致毕业生初入职场无法达到企业用人要求,职场适应期长、稳定性低。这也是产教进一步深度融合的需求背景。
对此,海澜集团采用了与合作院校共建产业学院的做法——海澜苏信产业创新与人才孵化中心,旨在探究产教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
据悉,产业学院成立之初,便首先成立了专项项目组,由校企双方领导担任组长,在校优秀青年教师及企业各相关部门人员为组员。专项项目组组长负责制定战略规划与项目目标,建设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掌控项目整体进度;校方组员负责整合校内资源,带领师生团队更好的完成教学计划;企业方组员负责对接公司内部配货、培训、营销等事宜,将企业岗位职责、用人标准等相关讯息有效传达,保障校园项目的正常运营﹔以校方师生团队为主体,进行校园项目的运营,由学生担任活动策划、收银、导购、陈列等岗位,完成实践教学目标。
为了让产业创新与人才孵化中心更具有市场意识,学院在具体建造时还结合了时下年轻消费群体关注的时尚、个性、自由主张,项目采用工业风集装箱拼层叠加的形式,使店铺环境拥有更多想象空间,并可以快速建造投入使用,相当大限度的节约建造时间和使用效率,这也是对环境影响相当小的建筑。在建筑的外观采用抢眼的涂鸦和街头元素,独特的集装箱风格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盛宴,更重要的是丰富的购物休闲感受。通过设计形成鲜明的品牌形象,配合大面积的玻璃元素,共同营造出广阔的个性空间感。
在产教的具体分工上,合作院校在校内校园生活区提供符合品牌要求的场地,海澜进行门店形象设计、装修,并提供管理系统、运营商品及专业的培训,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共同将门店打造成学徒制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实训基地,让参与项目的学生在真实场景中体验并学习企业品牌推广、营销策划、货品管理、产品陈列、产品销售等环节和过程,从而更真切地体验全新的零售模式,将书本知识同行业知识有效转化,成长为企业认可的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合作形式,既能为销售终端进行人才储备,也能有效提高学校学生的就业率,并发挥参与校园项目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共建产业学院的方式,打破了原有的定向班、委培班的概念,从以前以单专业合作为基准,迭代升级为如今的以产业链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海澜人力资源总监吉敏生说道,“举个例子,财会、市场营销、服装设计、视觉传达等专业学生共同参与,形成岗位链条,进行实战化的实训。所以我们当时创建产业学院的一个核心,就是打破了学校里这种专业壁垒。这相当于产业学院里面成立了一个虚拟的海澜班,但这个班不是一个专业,而是多专业融合。”
思考:形成“五个互融”
产教深度融合需不断挖掘迭代
自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产教融合”至今近十年,“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国家战略要求“产”和“教”更进一步地探索“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可行性办法。但路怎么走?考验着院校和企业的智慧和耐心。
对于整个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探索之路,吉敏生称之为“趟着水过河”。他这样说,也正出于行业人才不断迭代带给海澜集团的不断深入思考。
“接下来我们还要更深的挖掘和迭代,首先是将企业的人才标准跟行业的人才标准深度融合,要确保形成‘一体两翼’的标准,也就是说,企业的标准跟高校的标准,要在符合行业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情况下,作为飞机的两翼,以学生这个‘机身’为主体,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变成一架翱翔的飞机。”吉敏生形象地介绍到。
“其次,我们未来要探索的是,如何在行业内及跟高校的整个合作运营机制上,去解决‘两张皮’的问题,一个是高校系统的人才教育运转体系,第二个是企业的人才评价体系。要将这两块要真正融合到一起,并且是真正要融入学生心里。”
至于“产”“教”融合的可行性办法,通过海澜集团这些年的时间,吉敏生认为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这对于以社会(产业、行业、团体)标准进行“产”“教”一体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第一就是招工和招生的融合,要强调入校即入企;第二个融合是教师与技师的融合,建立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第三个融合是上课和上岗的融合,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岗位实践学习进行融合;第四就是我们说的叫双证融合,学历证书和企业的岗位技能证书的融合;第五个融合,也是是我们最终要实现的融合,毕业即就业,让我们的学生向员工这个角色转变的时候做到零对接。通过以上五个融合,真正实现让学生向员工角色的真正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