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空间搭建起一套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孪生系统,每一座桥梁、每一条管道、每一处地下管网的运转尽在掌握……在江苏,这个科幻场景正逐步成为现实。记者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江苏省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智慧监管系统近日通过初步验收。聚焦“1+7”建设场景,江苏运用数字化、物联网等手段,打造了一张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网,形成全周期、多场景、高感知、立体式的高效管理新体系。
燃气管网配备“智能哨兵”
城市的燃气地下管网如蜘蛛网般纵横交错,如何高效排查“看不见”的燃气隐患?近日,记者在无锡市梁溪区梁东路跟班燃气管道窨井“人工巡检”。工作人员打开井盖,向记者示意井盖内侧的监测仪,“这是一款会‘自己打电话报警’的井盖,一旦周边的煤气含量超过限定浓度,监测仪就会自动发送警报。无锡市城市生命线指挥中心接报后,会根据现场紧急情况安排专人处置。”若情况十分紧急,智慧中心还可以远程控制与监测仪联动的马达,关闭燃气阀。
像这样的智能监测控制装置,无锡市已在燃气管道井布置50套,后续还会再增加150套。此外,该市还在地下管网相邻空间的其他管道井安装了935套设备,后续将再安装80套。这些设备遍布在燃气干网、高压管道、城市密集居民区、景区周边。无锡市市政和园林局城市生命线系统负责人介绍,无锡通过“能说话会自己动手”的物联设备,将总长度9774.42公里的燃气管道智能化改造,实现了对10136户餐饮等人员密集场所燃气安全的全天候监测。
南京新街口0.5平方公里的燃气安全试点示范区也实现了阀门智能化、管网有“知觉”。“一旦出现燃气泄漏、管线被挖断等情况,我们可以远程关闭阀门,紧急切断气源。”南京港华燃气相关负责人说,管网感知设备相当于“哨兵”,对天然气系统24小时监测,及时发送报警预警信息。
防涝排水有了“智慧大脑”
排水防涝工作也在技术加持下有了“智慧大脑”。常州选定龙城大道、龙江中路、青洋中路三面高架及南面运河合围的主城区约80平方公里范围,实施城市内涝智慧化监测监管。
记者在常州市排水管理处调度中心看到,常州市主城区内涝智慧化监测监管系统实时运转,雨情水情、积水位置、积水范围、积水原因等实时信息在电子大屏上一目了然。常州市排水管理处管网管理所副所长张冬冬说,往年接到防汛指令,工作人员只能依靠路面人工查看或接报热线发现问题,效率较低。内涝智慧化监测监管系统今年建成后,在汛期排水防涝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工作人员得以精准调度力量应对雨情水情等。
除了在易涝点加装物联监测设备,常州还运用排水管网低水位运行技术,留出管道空间以应对强降雨带来的冲击负荷,逐步形成城市“大海绵”骨架,让排水系统在洪涝灾害面前更具韧性。“我们定期对全市的排水管道做‘无痛胃镜’和‘无痛肠镜’。”常州市排水管理处副处长陈波说。
7类场景风险实时监测预警
燃气、供水、排水等系统,是维系城市正常运行、市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里子”问题也逐渐显露。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于2021年启动省级工程,聚焦“燃气、供水、排水、桥梁、道路、第三方施工、地下管线”7个场景,选择南京、无锡、徐州、苏州、南通、宿迁、昆山7个城市作为试点城市,充分运用数字化、物联网等手段,打造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大脑”,对其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有效处置。2023年底,省级和第一批试点城市市级监管系统试运行。目前,监管系统已汇聚21亿条监管监测数据和18.44万公里的地下管线基础数据,接入物联感知设备5.7万台(套)。
高效运转的“智慧大脑”,让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监管”转变,已在多地发挥功效。此前,无锡市新吴区跃涛小吃店管道气终端泄漏,指挥中心事发当晚10:04:47接收到店里传感器传来的信息,店里的工作人员此时已下班,系统第一时间向相关企业和部门发出提醒工单。晚上10:05:32,无锡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接单赶去现场处置。经核查,工作人员发现是小吃店的自排管道波纹管接头漏气,因漏气管道无法紧固,工作人员当即关闭阀门,并告知商户进行整改。次日下午3时,用户整改完成。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江苏在完成省、市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将加快推进省市县三级监管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今年初步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全省监管“一图览”“一网管”。下一步,我省还将推动第二批试点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智慧监管系统,深入挖掘通信、地震、大气环境、地质等“智能监测”个性场景,为城市安全运行“保驾护航”。(记者 白雪 聂伟)
原标题:江苏聚焦“1+7”建设场景聚力打造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大脑” 一图览一网管,做实城市里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