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淮河动态
  • 淮河两岸
  • 淮河视角
  • 淮河文脉
  • 淮河朋友圈
logo
  • 淮河生态经济带>
  • 淮河文脉 >
  • 正文

科普 | 亚洲最大水立交—淮河入海水道大运河立交

2021-01-21 10:32:28 来源: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公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淮安,中国的运河之都,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许多河流、湖泊与水利工程在大自然和人力的共同作用下,塑造出绚丽多彩的水利景观。

微信图片_20210121102544.jpg

淮安局部手绘地图

微信图片_20210121102547.jpg

淮河入海水道大运河立交示意图

淮河入海水道大运河立交(简称大运河立交)就是众多水利景观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古运河畔安澜塔,

淮河岸边镇淮楼。

雪浪水阔映左右,

曲廊绣塔掩其中。

微信图片_20210121102553.jpg

淮河入海水道大运河立交

  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旅游局于2017年组织开展了全省“最美水地标”的推选活动,淮河入海水道大运河立交被评为首届江苏省最美水地标,先后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水利工程大禹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

微信图片_20210121102558.jpg

微信图片_20210121102602.jpg

淮河入海水道大运河立交剖面示意图

  大运河立交是亚洲最大的“水路立交”工程,他在淮河入海水道与京杭大运河立体交汇,上行大运河,下行淮河入海水道,互不干扰,这是大运河立交神奇之处。

微信图片_20210121102605.jpg

淮安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位置示意图

  由于淮河流域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季较长且多暴雨,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导致淮河中游洪涝灾害不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启动了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流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水利建设工程,而淮河入海水道大运河立交就是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的重要枢纽工程。

微信图片_20210121102617.jpg

  这个工程不仅造福广大人民,还具有与地域文化融为一体的水文化特色。立交地涵上下游分别建设了高31.9米,7层塔式仿古建筑—安澜塔,两塔之间用悬索桥连接,桥头堡内部设有观光电梯。

微信图片_20210121102621.jpg

安澜塔与镇淮楼遥相呼应

  登上安澜塔极目远眺,北边是历史悠久的古城淮安,南边是气势宏伟的淮安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群,淮河入海水道与苏北灌溉总渠犹如两条长龙横贯东西,现已成为淮安地区别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休闲场所,为古城淮安增添新的亮点!

  淮安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

  HUAIANSHUILISHUNIUSHUILIFENGJINGQU

  淮安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依托江淮交汇水工程,有国内最大泵径的轴流泵站,有亚洲最大的上槽下洞式水上立交工程,江苏规模最大水利专业展示馆等,区内水网纵横,植被茂密,风光旖旎,生态平衡,气候宜人。

微信图片_20210121102624.jpg

淮安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全景图

微信图片_20210121102631.jpg

      安澜塔 安澜塔是大运河及淮安的标志性建筑,矗立水边的两座安澜塔,寓意祈盼淮河安澜,人民安居乐业!

微信图片_20210121102634.jpg

  安澜展示馆 淮河安澜展示馆里展示陈列“历史淮河、今日淮河、未来淮河”三大主题内容,通过声、光、电等方式展示淮河治理成就,传播淮河水利文化。

微信图片_20210121102637.jpg

  水泵文化广场 2010年淮安二站加固改造拆除了2台水泵部件,这个部件是国内最大直径的叶轮。为了展示水泵结构、传播水利知识,建成以叶轮、转子、导叶体等主要展示内容的水泵文化广场。

微信图片_20210121102640.jpg

  闸门文化广场 沙庄引江闸拆除重建时,为了展示水闸闸门发展历史,宣传闸门知识,将70年代制作的钢丝网水泥闸门竖立进行了主题展示。反应了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困难和钢材紧张等百废待兴的情况下水利人的治水决心和大智慧。

  【致谢】本文的图片内容得到了“江苏省灌溉总渠管理处”和“江苏省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管理处”的大力支持,特此感谢。

素材源:强慧娟
编辑:王镜榕
审核:吴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你推荐

重磅推荐

  • 宏·观淮河生态经济带第52期 | 探淮河发展新径 启生态经济新程

阅读排行

  • 宏·观淮河生态经济带第48期 | 创优营商好环境 释放淮安“新活力”
  • 淮河流域重要规划编制取得新突破
  • 人民治水 淮河印迹|佛子岭水库
  • 安徽构建“一心两屏四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
  • 中国·淮安第四届淮河华商大会“创业中华·侨聚清江浦” 暨食品产业推介、科技项目签约大会举行
  • 江苏淮安:建强交通枢纽 夯实发展硬支撑
  • 江苏涟水成集镇:打造苏北“小延安”红色故事代代传
  • 264省道淮安区段预计2025年6月底建成通车
  • 冲刺 “开门红”,江苏交通重大项目建设“满弦”推进
  • 宏·观淮河生态经济带第51期 | 筑淮河发展之基 谱生态经济新章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