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来过河下,怎能说到过淮安?
不走石板街,怎能说了解淮安?
“十里朱旗两岸舟,夜深歌舞几曾休?扬州千载繁华景,移在西湖嘴上头。”明朝大学士邱浚陶醉于河下古镇的富庶繁华,挥笔作下此诗。走进河下古镇,仿佛走进淮安2500年的历史。时光如流水,沿着古镇冲刷而过,无声无息,渐行渐远。
河下古镇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开国总理周恩来的童年在此度过,巾帼英雄梁红玉从河下走出,流芳百世的古典名著《西游记》在这里诞生,抗倭状元沈坤、朴学大师阎若璩、考据学者吴玉、温病医学家吴鞠通、数学家骆腾凤、长篇弹词《笔生花》作者邱心如等杰出人物名扬天下。明清两代,河下出过55名进士,更有三鼎甲齐全的美誉,出过举人100多人。从河下走出的人,有的人成为了翰林、侍郎、尚书,还有的人成为了光禄大夫、御膳房总管,更有人做过帝师。
曾几何时,河下古镇商贾云集,巷陌云连。据《河下志》记载,当年河下有108条街巷,44座桥梁、102处园林、63座牌坊,55座祠庙。千年人来人往,河下的建筑变换了模样,脚下的石板被打磨的光洁如玉,这里的每一条街巷,每一座建筑,每一座桥梁,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等待游客,去聆听,去铭记。
如今的河下古镇依旧维持着明清时期的建筑布局,保留着7成以上的明清古建筑,居民楼、街巷、寺庙、名人故居、湖嘴大街、估衣街、花巷、茶巷都维持着明清时期的样貌。古镇的湖嘴大街、韩侯故里、吴承恩故居、吴鞠通中医馆、状元楼、文楼、闻思寺,诉说着各自故事。2015年,河下古镇作为周恩来故里景区的组成部分被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除了先贤、古街,这里的美食更是让人垂涎三尺。
河下古镇是文化重镇、中医重镇,也是美食之城。古镇依水而建,居民伴水而居。漕运的繁华、温和湿润的气候和四面环水的优越地理位置,带来了丰富的食材资源,孕育出无数的美食,在淮扬菜系形成发展过程中打下了独有的河下烙印。因此,河下也被誉为“淮扬名菜第一镇”。河下的街巷里有着众多的美食店铺,许多特色小吃、非遗食品,为广大游客所喜爱,是来河下旅游的必须打卡的地点。在河下,赏一赏古镇美景,尝一尝古镇美食,可谓妙哉。
蟹黄汤包、长鱼宴、茶馓、豆腐脑、手工藕粉……美食品类繁多,其中长鱼席就因有108样做法而名扬海内外。所有美食的口感都如同古镇的性格,初食不觉得太过惊艳,但一定会念念不忘,回味无穷。所有美食都如这水城风情一般有着悠久历史,朴实无华却承载着千年的岁月沉淀,是历史遗产的厚重,是文人名士的流芳,也是人文建筑艺术的源远流长。
河下有座百年饭馆——文楼,文楼美食让一代代文人墨客在此折服。淮安有句歇后语流传至今:“文楼的汤包——吃得等不得”。文楼蟹黄汤包和“淮饺”“汤面饺”并称为淮点三绝,以个大、皮薄、馅多为显著特点,食之,汤鲜味美、爽滑不腻。文楼涨蛋又是一道淮安的传统名菜,也是淮扬菜中的经典名菜之一。成菜保持了蛋的本色,金黄油润不结壳,膨松鲜嫩无糊斑,吃起来油而不腻,同时具有补虚养身调理、气血双补调理、健脾开胃调理的功效。
淮安茶馓,历史悠久。早在1930年,淮安茶馓就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银奖;1983年,淮安茶馓获得“江苏省名特产”称号……2015年,淮安茶馓获得“江苏老字号”称号。河下的茶馓色泽金黄,香酥脆松,风味独特,干着吃、泡着吃皆宜,是淮安特产之一,更是很多淮安人儿时的“零食”,承载着淮安人的“乡愁”。
软兜长鱼是开国第一宴中的第一道热菜,为江苏十大名菜之首。河下的软兜长鱼,更是鲜嫩可口别具一格,令无数宾客赞口不绝。
邀三五好友,来河下古镇,品老街风韵,尝特色美食,真人生乐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