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淮河动态
  • 淮河两岸
  • 淮河视角
  • 淮河文脉
  • 淮河朋友圈
logo
  • 淮河生态经济带>
  • 淮河两岸 >
  • 高效水网 >
  • 正文

完善防洪体系 守护淮河安澜

2022-11-23 15:18:41 来源:阜阳新闻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初冬时节,寒风阵阵。淮河干流王家坝至临淮岗段行洪区调整及河道整治工程(简称淮干王临段工程)蒙河分洪道拓浚工程Ⅵ标段施工现场,挖掘机、土方车等施工机械忙碌不停。记者20日在蒙河分洪道与蒙洼蓄洪区之间的堤坝上看到,在堤坝北侧新建的蒙洼防汛抢险通道路基填筑工程已完成,其他工程也正有序稳步推进。

de71-8a6f49074f4eebad45701c70514833cf.jpg

  1至10月完成投资2.87亿元

  淮河干流王家坝至临淮岗段行洪区调整及河道整治工程是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进一步治理淮河38项工程和省双十双千亿工程之一。工程位于阜阳、六安2市境内,阜阳市境内工程位于阜南、颍上两县,由淮委综合事业发展中心、省治淮重点工程建管局分别作为项目法人负责建设。项目批复总投资18.37亿元,其中阜南县11.48亿元、颍上县4.39亿元,计划工期3年。

  工程于2020年10月26日开工建设,2019至2022年累计下达投资13.5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1.76亿元,占已下达投资的86.7%,其中2022年下达投资4.06亿元,1至10月完成投资2.87亿元,占年度投资的71%。目前,已完成南润段堤防加固9.63公里、填塘3.2公里、堤顶道路8.54公里、上堤道路10条、蒙河河道拓浚工程51.16公里、付家岗灌溉站5座穿堤建筑物、蒙洼防汛抢险通道路41.58公里路基填筑工程、盛郢桥6座桥梁工程等。

  调整建设内容,满足百姓心愿

  蒙河分洪道与蒙洼蓄洪区之间是一段40余公里长的堤坝。长期以来,为躲避洪水侵扰,蓄洪区内的百姓把家建在堤上。久而久之,堤上道路被密集的房屋占据,仅有狭窄的通道供居民、车辆通行,不仅影响百姓日常的生产生活,汛期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能有一条宽阔、安全的道路,成为堤上百姓最大的心愿。

  淮河干流王家坝至临淮岗段行洪区调整及河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中,淮委王临段工程建设管理局聚焦群众期盼,在工程可研已获批复的情况下,建管局积极沟通,在不影响工程整体效益的前提下,调整工程建设内容,最终在工程初步设计中加入了“新建41.58公里蒙洼防汛抢险通道”的建设内容。

  工程施工Ⅲ标中的“拆除重建付家岗灌溉站”,在规划阶段也同样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付家岗老站建于1978年,已无法满足附近农田的灌溉需求。在充分考虑当地农业生产需求后,工程将原有建设内容调整为拆除重建付家岗灌溉站,新站建成后灌溉受益乡镇由原来的3个扩大到9个,大大提高了区域内农作物用水保障率,切实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保障。

  将提高淮河干流过洪能力

  2019年8月,《淮河干流王家坝至临淮岗段行洪区调整及河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2020年7月,初步设计报告获水利部批复;2020年10月,淮干王临段工程主体工程全部开工,这无疑为保障沿淮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支撑。

  “淮河干流行洪区数量多、启用标准低、使用频繁。”市治淮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主任潘卫红告诉记者,通过实施淮干王临段整治工程,可提高王家坝至临淮岗段的淮河干流过洪能力,使王家坝至史河口段河道行洪能力由6700立方米/秒提高至7400立方米/秒,史河口至临淮岗段河道行洪能力由8700立方米/秒提高至9400立方米/秒,使该段防洪标准和行洪能力达到规划要求,进一步完善淮河防洪工程体系,相应减少行蓄洪区进洪机遇,解决淮河干流行洪不畅、设计行洪能力不足、行洪区启用频繁且运用效果差等问题。同时,工程可进一步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素材源:赵越
编辑:王镜榕
审核:吴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你推荐

重磅推荐

  • 宏·观淮河生态经济带第52期 | 探淮河发展新径 启生态经济新程

阅读排行

  • 宏·观淮河生态经济带第48期 | 创优营商好环境 释放淮安“新活力”
  • 淮河流域重要规划编制取得新突破
  • 人民治水 淮河印迹|佛子岭水库
  • 安徽构建“一心两屏四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
  • 中国·淮安第四届淮河华商大会“创业中华·侨聚清江浦” 暨食品产业推介、科技项目签约大会举行
  • 江苏淮安:建强交通枢纽 夯实发展硬支撑
  • 江苏涟水成集镇:打造苏北“小延安”红色故事代代传
  • 264省道淮安区段预计2025年6月底建成通车
  • 冲刺 “开门红”,江苏交通重大项目建设“满弦”推进
  • 宏·观淮河生态经济带第51期 | 筑淮河发展之基 谱生态经济新章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