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淮河动态
  • 淮河两岸
  • 淮河视角
  • 淮河文脉
  • 淮河朋友圈
logo
  • 淮河生态经济带>
  • 淮河两岸 >
  • 产业创新 >
  • 正文

江苏盱眙:小艾草大产业 村民致富有“良方”

2025-02-26 15:37:11 来源:无线淮安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走进位于淮安市盱眙县桂五社区的艾草加工企业,阵阵艾叶清香从生产车间内飘来。机声隆隆,工人穿梭在现代化生产线中,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将艾草进行深加工,制作成艾绒、艾条、艾柱等产品。公司展览大厅内,琳琅满目地陈列着用艾草制作的艾条、艾绒被、艾炷、艾绒枕头、艾草泡脚包等百余种产品。“现在人们的养生意识显著提高,艾草产品的销量一直不错,市场需求大,我们很有信心。”公司销售经理说道。

2.26 淮河302.jpg

  因地制宜,艾草产业落地生根

  淮安东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盱眙县桂五镇的艾草加工企业,艾草经历提绒、卷条、切割、包装等工序,变成了艾香、艾绒、艾条、艾柱等产品,打包后销往全国各地。公司的负责人吴义安,也是村里第一批艾草种植户。

  2016年时,还在做粮食收购生意的吴义安敏锐地捕捉到艾草的市场商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当前市场上艾草类产品多达百种。看到了艾草的广阔前景,他回到家乡,承包了200多亩土地,开始了艾草种植。“艾草好打理,管理成本低,耐旱,一年可以收割2-3茬,成本小,收益高,适合我们这边山区种植。”吴义安说。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近年来,桂五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挖掘各村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实施“一村一品”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激发增产增收的内生动力。借此契机,吴义安开启了自己的产业之路。

2.26 淮河304.jpg

  党建引领,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为着破解山区农村增收难题,壮大村集体经济,经过严谨的实地考察和科学研判,桂五镇党委、政府尝试推广以艾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在政策的支持下,以桂五社区为代表的中药材产业基地迅速建立、发展起来。群众种植艾草积极性明显提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走上正轨,吴义安作为产业带头人,也萌生了全产业链发展计划。2018年6月,盱眙桂五众城中药材合作社成立,建起了艾草生产加工厂,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申请注册了自己的品牌。2021年基地艾草种植面积已达2000亩,年产量达2000吨。

2.26 淮河305.jpg

  桂五社区党总支书记万海敏说:“艾草的种植和深加工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带动了村里的闲散劳动力参与手工制作养生产品。这不仅为村民们增加了一份收入来源,同时也让村集体通过提供服务获得了效益。”仅仅几年的时间,一株小小的艾草长成了村民致富增收的“黄金草”,带动了家门口一百多名群众增收致富,开创了党建引领、能人带动、乡村共富的新局面。

  产业升级,铺就乡村振兴之路

  为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桂五镇注重挖掘和弘扬艾草等中草药文化特色,鼓励企业在种植、初加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艾草深加工和产品研发,促进企业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

2.26 淮河301.jpg

  “最初我们的产品主要是艾条,由野生艾绒加工而成,虽然销路也很好,但品种单一且属于初加工产品。后来经过考察调研,我们尝试把艾绒加入家纺中,制作成被子、床垫、枕头,味道清新,又具有养生保健作用,价值比较高,市场反应也很好,我们决定开发新产品,提升产能,进一步扩大规模。”吴义安说。得益于镇政府在政策和资源上的大力支持和帮助,2024年新厂房全面完工,占地4000多平,增设了7条生产线,添置了艾条机等设备。几年时间,吴义安从起初尝试种植,发展到现在企业化经营,完成了“田间到车间再到市场”的“种、储、产、销”一条龙生产模式,实现了艾草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爱折腾”的吴义安又看准了艾草的另一商机——电商直播。“我们今年的主要目标就是扩大销售渠道,线上线下同步,将我们的好产品推广出去。最近我们就在对接电商团队,招聘主播,尽快开启我们自己的线上直播。”

2.26 淮河303.jpg

  兴起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盱眙县桂五镇艾草产业的发展壮大正是农村特色产业发力的一个缩影。展望未来,桂五镇将继续大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同时,借助艾草产业的特色优势,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朱姝)

素材源:左芳源
编辑:王镜榕
审核:王怡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你推荐

重磅推荐

  • 宏·观淮河生态经济带第52期 | 探淮河发展新径 启生态经济新程

阅读排行

  • 宏·观淮河生态经济带第48期 | 创优营商好环境 释放淮安“新活力”
  • 淮河流域重要规划编制取得新突破
  • 人民治水 淮河印迹|佛子岭水库
  • 安徽构建“一心两屏四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
  • 中国·淮安第四届淮河华商大会“创业中华·侨聚清江浦” 暨食品产业推介、科技项目签约大会举行
  • 江苏淮安:建强交通枢纽 夯实发展硬支撑
  • 江苏涟水成集镇:打造苏北“小延安”红色故事代代传
  • 264省道淮安区段预计2025年6月底建成通车
  • 冲刺 “开门红”,江苏交通重大项目建设“满弦”推进
  • 宏·观淮河生态经济带第51期 | 筑淮河发展之基 谱生态经济新章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