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气温回升,正是鱼苗繁育好时节。连日来,位于清江浦区城南街道先锋村淮安市渔鱼鱼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渔鱼鱼公司)的鱼苗繁育基地一片繁忙景象,一排排直径15米的圆形产卵池和环道孵化池有序排列,增氧机不停输送氧气,工作人员正忙着将鱼卵孵化成鱼苗,为新一年的水产养殖做好准备。
“公司基地位于洪泽湖下游约30公里处二河边,主要繁育青鱼、草鱼、花白鲢等四大家鱼,以及鲫鱼、鲤鱼、鳜鱼、鲈鱼等特殊品种的鱼苗。”总经理武凯峰介绍,今年鱼苗销售行情整体看好,目前在池孵化的鱼苗在6亿尾左右,其中福安鲤、福瑞鲤种苗3亿尾已被山东、连云港等地预订,斑点叉尾鮰的种苗同样供不应求,订单量同比增长30%以上。
武凯峰介绍,以往鱼塘养殖受气候环境影响较大,养殖生态较为脆弱,池塘里的病害也较多,鱼苗成活率相对较低。与之相比,基地工厂化的培育依托现代化鱼苗孵化设施,精准调控循环水处理系统,实时观察并直接控制水池温度及溶氧情况等,不仅繁育的鱼苗稳定性高、生长速度快、成活率达90%以上,而且肉质更加鲜美、品质更好,深受市场欢迎。
催产、挤卵、人工繁育、布卵……走进该公司育苗室,养殖工人们身穿防水服,将挑选好的种鱼用毛巾包裹好,随后用按摩和挤压的方式帮助种鱼排卵,手法娴熟,十几秒钟就完成一条鱼的取卵工作。来自淮阴师范学院5名实习生在公司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将取出的鱼卵通过人工授精后,在2分钟之内均匀铺放在粘卵板上,随后移至流水环境下溶氧充足的孵化池孵化。
“每天都很充实,很多技术在书本上学不到,比如人工授精、配置催产针的时候,比例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淮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研二学生胡梦告诉记者,在布卵环节,我们要按照黏性卵和浮性卵分别安置在不同的孵化池内,从受精卵到可以出货的水花苗需6天左右的孵化期,一个孵化池一个批次就可以孵化近5000万尾鱼苗。
在宽敞明亮的鱼苗育种实验室内,上海海洋大学团队水产育种技术人员左手拿着显微注射针,右手拿着移液器,正忙着“穿针引线”借助仪器将基因编辑试剂注射到鲫鱼胚胎中。“去年,我们和上海海洋大学达成深度产学研合作,联合开展无肌间刺鲫鱼遗传稳定繁育工作,对鲫鱼的受精卵实施基因编辑技术,旨在改变鲫鱼多刺的这个生理性状。”武凯峰说道。
为科学繁育鱼苗、提高鱼苗销量,近年来,渔鱼鱼公司不断加强与上海海洋大学、江苏省淡水研究所、淮阴师范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先后建成“农家小院(筹)”“省研究生工作站”“团头鲂浦江2号淮安繁育基地”等,通过联合研发、优良品种繁育、健康养殖模式示范等,使鱼苗繁育有了长期稳定的技术支撑。
得益于先进的设备和鱼苗繁育技术,渔鱼鱼公司同规格的鱼苗比苏北地区的其它渔场早上市20天以上。武凯峰自豪地说:“正常水花鱼苗进入池塘到成鱼需要越冬,到来年的5月份才可售卖。我们种鱼可以进入温室,保持不间断培育,让水花鱼苗当年12月份即可成长为成鱼达到售卖条件,提早20天的价值相当于让养殖户少养半年。”
每到3月中旬至6月鱼苗采购季节,渔鱼鱼公司各苗场客商云集,装载鱼苗的车辆络绎不绝,也带动了周边村民40余人就业。“每天主要配合技术人员开展种鱼人工繁育,一个月能挣四千块钱左右,有事干,有钱赚,还能照应家里,各方面都挺好的。”武墩街道武墩村村民李桂芳笑着说。
当问及公司选址时,武凯峰说,鱼儿离不开水,水质尤其重要,先锋村紧靠淮安市饮用水源保护地二河,优质的水资源和无污染的水面,可以繁育出活力好、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鱼苗。如今,该公司孵化的鱼苗产品覆盖本省市场,并远销安徽、山东、四川等地区,成为我市最大的鱼苗繁育基地,年综合生产能力达100多亿尾,位列全省前茅。(融媒体记者 沈成耀 吴骊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