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盱眙县桂五镇牢牢抓住省领导乡村振兴联系点的有利契机,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持续学习践行以李桂五先烈、水冲港先辈、李银江先进为内涵的“三先”精神,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办好惠民利民实事,奋力推动高庙社区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突破,用实际行动绘就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
办好民生实事提升“幸福指数”
“原本这里都是烂泥路,一下雨三轮车就容易陷进去,去田里非常不方便。我们跟社区干部反映过,没多久,就有人来修,如今3条烂泥路变成现在的水泥路,通行无阻,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田间作业了,要给社区的办事效率点个赞。”做暖民心之事,行解民忧之举。高庙社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抓手,着力解决路、电、水等民生实事问题,持续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新建敖岗小区污水管网约0.5千米,疏通下水道及沟渠约2.2千米,更换损坏路灯37盏,改造公厕3座,结合群众意见建议设置健身广场、花墙,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为改善农业生产,结合县清水坝灌区改造,争取桥梁3座、涵闸5座和干渠护砌工程4.6千米,水利设施更加完善,为社区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福祉。
繁荣乡村文化深化“精神厚度”
“以前得了空闲就聚在一起打牌、闲聊,现在都喜欢来社区活动室,节假日带上孩子一起,在这边看看书学学习,大家还能交流交流种养殖技术,听听讲座,农村的生活也丰富起来了。”居民小李每天会利用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间,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转一转,看看书、健健身,参加活动已成为不少居民休闲娱乐的新选择。高庙社区坚持群众需求导向,对党群服务中心重新优化升级,设置了书法室、绘画室、运动室等功能室,日常免费开放,因靠近学校附近,还规划了免费停车位50个,解决学校周边停车需要。为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社区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等重要传统节日,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包括理论宣讲、主题阅读、帮扶慰问、文艺展演、送戏下乡等,打造了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圈”。在丰富百姓文体生活的同时,让文明之风“吹起来”,让群众生活“美起来”。
发展增收产业拓宽“致富新路”
今年35岁的虞泽自2019年开始经营稻虾综合种养,刚开始,他搞了60多亩田尝试养殖小龙虾,后来,他逐渐扩大养殖规模,在敖岗组流转600亩田,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5月是龙虾上市的旺季,一天捕捞量在1000-1500斤,每天即收即卖,供不应求,按照个头大小价格不等,每亩收益在2500元左右。小龙虾卖完就开始种植水稻,产出的虾稻米因不打农药更健康,收购价要高于普通稻米。”稻虾共生,绿色养殖,既保障了群众“粮袋子”,又丰富了“菜篮子”,实现一田多用,一水双收。小龙虾产业已成为高庙社区推动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为了加快虾稻共生产业的发展,社区通过向上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资金198.5万元,打造600亩稻虾综合种养基地,运用生态农业理念构建尾水循环利用体系,在亩均产值近6000元的基础上还将预计增收600元。原来一亩稻虾田每年用水要30-50元左右,通过建成水循环体系,可以将排出的水再用回田里,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也大大降低了农户的用水成本。
为发展特色产业,高庙社区还流转土地200余亩,成功争取项目资金613.5万元,并与江苏和善园合作共建蔬菜直供基地,目前蔬菜大棚一期和冷链分拣中心一期正在火热建设,预计2025年初全面投用。同时,由省委驻盱乡村振兴工作队争取资金、社区招引的丝瓜络加工项目也正在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提供近百个就业岗位,社区每年增收30余万元,社区还将深化这些项目后方企业的“村企合作”力度,动员群众种植产业需要的丝瓜、萝卜等原材料,并由企业统一价格收购,带领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图文 卓梦凡 朱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