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淮安市盱眙县大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增加就业岗位等方式,将乡村打造为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扮靓美丽乡村
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薄弱,不仅对村民的生活造成了不便,也影响着农村的“颜值”。盱眙县黄花塘镇大力提升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千棵柳村、大字营村、茶场等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培育村铺设黑色化道路8.5千米,改造污水管网约6千米,修缮破损农房累计200余户,新增路灯450余盏,栽植道路沿途绿化5000余株,增设人行步道2千米……急村民之所急、想村民之所想、办村民之所需,黄花塘镇桩桩件件实事办到了村民的心坎里,不仅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也一点一滴的改变着农村面貌,让农村变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现在我们的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水泥路直通到家门口,下雨天也不会弄的满身都是泥,晚上散散步都有路灯,在村里生活也挺好。”黄花塘镇千棵柳村村民王殿余说道。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满足村民需求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黄梅戏经典曲目《天仙配》在黄花塘镇旧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广场响起,现场村民听得津津有味,人群中时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村民的生活条件变好了,对文化服务的需求也越发强烈,除了完善基础设施外,盱眙县还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黄花塘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共开展文艺汇演、敬老助老、健康义诊等活动,深受广大村民的欢迎。
“村民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下一步,我们将为村民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项目,满足村民多样化的需求。”黄花塘镇宣传委员韦茜茜说道。
增加就业岗位,提高村民收入
宜居是宜业的前提,宜业是宜居的保障。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是提高村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应有之义。为此,盱眙县大力推强村公司建设,创办村集体企业既可以带动集体经济的增长,同时也能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提高村民的收入。黄花塘镇黄花塘村采取“村集体+农户+公司”的模式成立金果林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员工来源于当地村民,主要种植葡萄、梨等水果,深受消费者欢迎,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而且带动多位村民家门口就业。
“我家就是黄花塘村的,在金果林上班离家近很方便,工作和照顾家庭两不误,一年大概能赚4万元,生活水平也提高了。”黄花塘村村民金明龙说道。
下一步,盱眙县将继续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重点,让群众安居乐业,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助力乡村振兴。(严保青 夏斯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