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依托“机场+高铁”两大快速通达优势,着力打造一批全域旅游新干线。目前,涟水县已建成2个国家4A级景区、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2个省级以上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规划串联点线面让全域旅游“活”起来
一座博物馆,是一部厚重的历史、文化诗篇、英雄史诗。今年以来,涟水县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度挖掘革命设施、革命人物、革命精神等红色文化价值功能,并把英雄精神转化为工作动力,大力实施“党建+创建”项目,坚持以党建引领,扎实开展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建立全域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定期研究创建进展情况。同时,树立“多规合一”的理念,把旅游要素贯穿于各专项规划全过程,将城镇建设、乡村振兴与全域旅游有机结合,做到产业围绕旅游转、功能围绕旅游升、民生围绕旅游兴、形象围绕旅游塑。目前,该县已完成《涟水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涟水县全域旅游导览体系专项规划》《涟水县旅游文创产品开发专项规划》《涟水县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专项规划》《涟水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
服务提升吸引力让全域旅游“畅”起来
涟水主攻旅游集散体系、智慧旅游平台、旅游交通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推进高铁涟水站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在核心旅游吸引物入口处设置全域全景导览图,拟在高速公路出入口、机场、高铁站、汽车客运站、通往重要旅游景区的公路沿线设置旅游标识标牌120处,新建旅游厕所20座,打造上海路品味小吃一条街等4条特色餐饮街区。涟水还充分利用涟水鸡糕、涟水捆蹄、涟水有机米、涟水文博等地方资源,加大“涟水游礼”开发力度,生产便于携带、价廉物美的“伴手礼”,把涟水土特产品、文博产品变成旅游商品,并在高铁站、特色街区、游客中心等游客集中场所增设旅游商品精品店、特色店。
项目支撑主骨架让全域旅游“强”起来
近年来,涟水不断强化项目对全域旅游的带动作用,新建城市小游园等休闲休憩区,建设盐河、涟河、漪河风光带,打造缘分小镇、生态休闲、田园乡村一日游、养生养心、风情小镇二日游等5条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乡村生态之旅、文化体验之旅、健康养生之旅、特色美食之旅等四大旅游品牌;培育“百花园、百药园、百果园、百菇园”乡村旅游“四朵金花”;启动今世缘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创建和中华缘文化中心建设,加快“苏北小延安”红色军旅小镇建设步伐,全力推动红窑芦笋产业园、南集涟水现代农业园、全稳循环产业园、农业旅游产业园建设。围绕高沟镇产城融合农旅结合型园区,高沟镇扁担村、成集镇条河村、黄营镇朱桥村、红窑镇夏楼村争创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大东镇瓦滩村、南集镇南集居委会、朱码街道笪巷村争创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品牌扩大知名度让全域旅游“响”起来
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涟水不断加强与外地旅游企业、旅游部门之间的联合营销,强化与浙江、上海旅游集团企业的对接,重点突破上海、南京、杭州等客源市场,有效运用网络营销、自媒体营销、主题会营销、展销会营销、演艺营销等多种方式进行品牌营销,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多种平台,打造更多的“网红打卡地”,全面提升涟水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
接下来,涟水县将积极探索“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全域旅游新模式,不断推进旅游业综合改革和创新发展,持续增加有效供给,最终实现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参与全民化、旅游效应最大化的目标。(潘曼 王琛 毛海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