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积极探索多方式多途径文化保护传承之路,切实增强文物非遗的生命力和传承力,在保护中合理利用,在传承中积极创新,让文化传承保护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在新时代绽放绚丽光彩。
求索创新,构建多维度保护与传承。涟水县通过开展“淮上风物留翰墨”——淮安市博物馆馆藏明清书画展、“5·18国际博物馆日”等系列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焕发生机活力。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16字工作方针,突出涟水县以传承传统文化、赓续历史文脉为目标,积极推进预防性保护、系统保护,落实文物藏品档案管理标准体系的工作方向,现已基本完成“盘库建档”工作。截至目前,涟水县博物馆现有文物380件(套),其中二级文物1件(套),三级文物30件(套),一般文物349件(套)。同时,加强文物保护,编制普查方案,组建普查办公室和普查队,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前期工作。进一步发掘地域文物传承文化“资源群”,提升文物保护水平。加大各类历史纪念见证物征集工作力度,接受无偿捐赠的民国时期橱柜、唐宋时期墓葬椁板等各类历史生活生产纪念见证物计5件(套)。协助涟水开发区做好“一区三园”调规文物资源区域文评向上协调争取工作,有力有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在立足涟水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阐释、转化工作。
深挖内涵,文旅融合释放非遗魅力。加强文旅融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在涟水县城区百悦广场、吾悦广场等地举办以“非遗”为主题的非遗专场展示、曲艺展演50余场次。举办“齐乐龙龙涟漪地·好运涟涟年味集”年货大集,设置年味市集、文艺演出、民俗游园、潮趣街区和“龙”年祈福五大板块项目共50余个非遗产品摊位,吸引近3万余名市民前来置办年货,促进文旅+演艺、文旅+非遗、文旅+美食、文旅+特产等业态的有机融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方式,让更多人在行进式、沉浸式、互动式的体验中,通过古风与现代的对话、民族与世界的交融,了解非遗、热爱非遗,并投身非遗实践,共同守护非遗。
涟水县举办以“保护非遗传承赓续历史文脉”为主题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淮剧、淮海琴书等11个本土非遗节目进行文艺演出,组织虎头鞋、布艺、蒋氏膏药、嵇氏蜂蜡、郑氏骨伤热敷技艺等9个非遗项目参加展示。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拉近非遗与现代生产、百姓生活的距离,充分释放非遗的独特魅力,助推文旅融合深度发展。同时,为积极推动“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落地落实,涟水县组织申报第七批市级非遗传承人,其中淮剧传承人王春华、麒麟唱传承人刘立顺等8人入选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在开展县级第七批非遗项目和第五批非遗传承人征集工作中,目前共有古琴制作技艺等23个非遗项目申报、15个非遗传承人申报。涟水县非遗馆还创成全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使涟水非遗“乘风”舞,借着多次“出圈”的热度,演绎涟水故事,展示涟水形象。
薪火相传,非遗传承焕发新生机。涟水长期组织苗福桂、许桂富、薛帆、朱中国等20余名传承人开展“名师带徒”计划,并开展公益培训200余场次,举办“非遗进图书馆”“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景区”系列活动100余场次,推动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协助指导今世缘旅游景区投资6000万元的非遗保护区提升改造项目,预计今年9月完工对外开放。
涟水县将继续打造“百姓大舞台”“曲艺周周见”“曲艺村村行”等非遗品牌,对传统工艺充分挖掘技艺与文化的双重价值,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展示,推动传统工艺走向现代生活,不断提升涟水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贺笑 孙晓东 何晓云)(来源:涟水县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