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苏北大地上,横卧着一条168公里长的人工河道。70年来,它发挥了重要的防洪、灌溉、航运效益,护佑着一方百姓幸福安澜。很难想象,这么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是上世纪50年代,由上百万苏北民工用铁锹一锹一锹挖出来的。今天就让我们回到70年前,一起探寻人民治水工程的典范——苏北灌溉总渠。
淮河原本是一条独流入海的大河,受黄河夺淮的影响,入海通道逐渐淤塞,这不仅打乱了淮河原有水系,也致使下游苏北地区百年来水患成灾。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淮河治理,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制定治淮规划,决定修建一条以灌溉为主、结合排涝的淮河入海道——苏北灌溉总渠,这也成为当时治淮的一项重点工程。
苏北灌溉总渠从洪泽湖东侧的高良涧开始,经过淮安、阜宁、射阳等地,一直到盐城滨海的扁担港入黄海。当时正值抗美援朝,国家人力、物力、财力十分紧张,工程建设面临重重困难。面对严峻形势,中共苏北区委和苏北行署发布了“苏北治淮总动员令”,紧紧依靠人民,开展“人海战术”,坚决打好攻坚战。饱受水患之苦的苏北百姓也纷纷报名,用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投身治淮。
1951年11月,苏北灌溉总渠开工建设,来自淮阴、盐城、扬州、南通等专区数十个县的46万多名民工从苏北的千村万寨开赴建设工地。到了1952年,上工人数增加到72.5万人,前后累计119万人次。人山人海的誓师大会上,群情激昂的民工们喊出了响亮的口号:“长城是人修的,总渠是人挑的!我们如今翻了身,也要让淮河翻个身!”为了抢时间、赶进度,他们不畏严寒、夜以继日,除积雪、破冻土、开龙沟、排积水,只用了八十多个晴天,硬是靠着手挖、肩挑、车推,完成了7000多万立方米的土方任务。1952年5月,一条宽140米、长168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正式建成,淮河重新有了自己的入海的通道,为里下河地区灌溉和淮河下游排洪作出了重要贡献。
70载光阴岁月,由党带领人民开挖的苏北灌溉总渠,让昔日的水患重地,变成如今的鱼米之乡,为守护淮河安澜发挥了重要作用。涓涓细流奔流到海,为两岸广袤大地带去了无限的生机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