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工业企业超2000家,规上工业企业突破500家、全市领跑;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8家,分别占全市的35%、23%;高端装备、新材料、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集聚成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0%……摊开金湖工业“家底”,硬实力一览无余。
“十四五”以来,金湖县把工业发展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工业经济是金湖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日前召开的金湖县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湖县委书记贺宝祥表示,金湖县将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加速拓增量、优存量、抓变量、提质量,持续推动金湖工业经济当好标杆、走在前列、创造优势,以工业大发展、产业大提升更好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培植“专精特新”,育强“创新基因”
走进江苏阿路美格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记者发现,办公区内门、柜、桌、墙板、吊顶等家居用品的材料与众不同。“我们采用了自主研发的A级金属复合板作为基材,不但防火,而且极致平整、无醛环保。”公司行政总监姜红梅介绍。
江苏协诚科技有限公司是阿路美格旗下全资子公司。在阿路美格董事长陈建明的带领下,协诚科技于2010年打破国外垄断,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超高等级防火板材生产技术的企业。
相比在家居行业的小露锋芒,协诚科技的A级防火金属复合板早已在国内众多地标性建筑中广泛使用。“国家速滑馆、国家会展中心、江苏大剧院、金湖文化艺术中心等建筑的幕墙都用了我们的产品。”陈建明自豪地说,目前,超过90%的国外厂商在生产A2级防火铝复合板时采用阿路美格的设备和技术,其核心芯材的市场占有率达75%。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掌握着关键核心技术,相关产品有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阿路美格的快速发展是金湖县专精特新企业“小体量”释放“大能量”、“小巨人”创造“大价值”的一个缩影。
新型工业化,“新”在科技进步。近年来,金湖县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金石集团依靠自主技术优势在全球市场闯出名堂、江苏神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成为国内矿用盾构机的开拓者与引领者、金鹰润滑材料(金湖)有限公司为各工业领域提供国际先进的润滑产品,江苏松上科技有限公司在高分子改性工程塑料、高性能碳纤维等领域深耕细作,上海豫宏(金湖)防水科技有限公司拥有极具竞争力的全品类防水材料生产能力……一大批创造力强、质量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专精特新企业不断涌现,持续释放“雁阵效应”,成为推动金湖新型工业化的生力军。
发挥“集群效应”,昂起“产业龙头”
南高齿是全球传动领域的领军企业。自2021年项目落地金湖以来,南高齿(淮安)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扎扎实实推动项目建设、竣工达产,成为该县工业领域佼佼者。
走进锻件精加工车间,百余台设备高速运转。一台台高性能、高可靠性风电主齿轮箱在生产线上被制造完成,准时交付。在2024年工业产值、营收再创新高后,今年,南高齿(淮安)公司正朝着产值突破90亿元的目标阔步前行。“我们顺应淮安高质量发展大势,按照金湖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部署要求,扎实做好企业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工业产值、营收等指标再上一个台阶。坚定扛牢‘链主’企业的责任,切实以满弓劲发的状态,全力提速、赋能、增效。”公司董事长胡吉春说。
一流企业“链”就一流产业。南高齿带动了中重科技等上下游企业来金湖投资,推动新贝斯特机床等一批本土企业扩建扩能,大力推进金湖装备制造业升级。据了解,2024年,全县实现全部工业产值730亿元,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400亿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近年来,金湖围绕新型工业化,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发挥链式效应,带动产业集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同时,鼓励“链主”企业整合上下游资源,在能源装备、交通装备零部件、智能仪器仪表等细分领域实现纵向拓展。
以智能仪器仪表产业为例。2024年,金湖县组建了仪器仪表产业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并推动多方资源整合和跨界合作,将质量优势由苏仪、杰创等龙头企业向产业链拓展延伸,让关联企业从“单打独斗”变为“握指成拳”。
链上聚合力、优服务、促发展。近期,金湖县委县政府将全县企业优化调整为8条产业链,把最强的力量、最好的资源配备到工业经济发展上来,着力引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和重点企业,加快形成集聚效应。
加快“绿色智造”,赋能“企业蝶变”
2025年金湖县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召开前,与会企业家们观摩了中储智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派集团有限公司等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代表性企业。
在中储智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屏上,实时显示公司在途车辆、船舶的运营情况。作为提供智慧物流服务、数字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企业,公司整合了3万多家货主企业、302万辆公路货车运力、2万艘水运船舶资源、42000多条运输线路,不仅让货主企业的成本降低了10%,还让司机找货的时间减少了69%。
来到西派集团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亚太地区最长的自动化柔性生产线映入眼帘。“我们不仅引进全新生产线,还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智能升级,目前已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车间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管理精细化、生产控制实时化。”公司副总经理王英燕介绍,转型升级后,工厂生产效率提升15%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10%,综合运营成本降低12%,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绿色化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近年来,金湖积极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大行动”,更加注重以“网联”放大“智改数转”效应,打造数实融合强县。全县共有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25家,数量位居全市前列。紧扣“工业产值超千亿,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企业转型,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获批省先进节能环保能源装备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全县绿色低碳转型产业占制造业56.5%,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11家、市级绿色标杆企业9家。
随着新型工业化扎实推进,金湖成为“淮安工业发展、均衡发展的标杆”,已率先进入工业化中期。金湖县县长徐加晔表示,该县将锚定“工业产值超千亿”目标不动摇,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奋力推动主导产业强链、新兴产业延链、未来产业建链,努力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勇挑大梁、再建新功。(郭敏杰 刘权 李广忠 李秀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