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资改革助力水利建设跑出“加速度”,数字孪生为灌区装上“智慧大脑”,常态化水权交易让水资源真正“流动”起来……
齐鲁大地上,改革的浪潮奔涌在大河上下,催生出一批新业态、新机制、新模式,汇聚起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攻坚的音符激荡在阡陌田畴,防汛保安澜,供水惠民生,节水促发展,交织成一首昂扬奋进的水利乐章!
向高而攀——以超常规思路谋篇布局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谋一时。
山东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自觉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找准目标定位,在统筹推进稳增长、提质效、抓改革、防风险、惠民生中注入水利动能。
观大势!深入洞察国家“江河战略”时与势,科学辨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变与机,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推动全省水安全保障能力、水生态保护成效、水经济发展后劲等明显提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省委书记、省长密集开展一线调研,推动解决一大批涉水难题,为山东治水兴水提供强力支持。
谋大局!全省水利系统牢固树立“大水利观”,坚持“跳出水利看水利、立足全局干水利”,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印发“三网四带”建设行动方案,创新实施“水网+”行动,加快构建水安全保障网、水利民生服务网、水生态保护网,建设水美乡村、内河航运、文旅融合、绿色发展等示范带,推动水利与内河航运、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绿色产业等协同融合。
抓大事!锦绣山河,见证铿锵足音。2024年,山东扎实推进11条骨干河道综合治理,治理中小河流651公里,实施125座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完成1004座水库水闸安全鉴定;老岚水库蓄水试运行,青岛官路水库等10项重大工程、52项重点引调水工程加速推进,省级水网长度突破7100公里、输水能力达125亿立方米,“一轴三环、七纵九横、两湖多库”的省级水网大动脉加快形成。
405亿元、550亿元、682亿元、748亿元……近3年山东水利建设投资逐年增长近百亿元,2025年将继续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水利建设投资幅度和强度不断加大。
一串串数据,一项项成绩,浓缩成一份沉甸甸的发展答卷,清晰勾勒出山东水利长风破浪的奋进身姿。
向优而变——以超常规举措固强补弱
问题指引着工作的导向。山东水利近年来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省情水情,面对新老水问题交织和治水主要矛盾变化的新形势,调整优化水利发展布局和发展方式,靶向发力、精准施策,统筹解决好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
旱涝急转、极端性天气如何应对?坚决打赢一场“攻坚战”——
备战!主汛期前高效完成省市县三级防汛抗旱指挥体系调整优化,全面落实“双指挥长、双防办主任”模式,同步理顺“防、抢、救”责任链条。
迎战!提前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密集开展实战演练,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强化防洪工程科学调度,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加快构建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全面筑牢防汛抗洪“铜墙铁壁”。
应战!2024年6月份降水量仅为常年的三分之一,7月份旱涝急转、降水量417.8毫米,4市、27县(市、区)、25个雨量站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山东全力出击,发出洪水预报预警58期、预警信息124万条,转移避险群众2.2万人次,成功应对局地旱情和15轮大范围强降雨。
水环境、水生态如何持续优化提升?全力答好一张“复苏卷”——
筑生态之基!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河湖长制工作现场会,连续7年将河湖长制工作纳入省对市综合绩效考核,每年安排8000万元开展专项督查激励,对259名优秀河湖长及河湖管理人员给予记功、嘉奖。
聚复苏之势!山东累计建成省级美丽幸福河湖670多条(段)、长度8200多公里,启动小清河生态廊道建设,实施大运河等重点河湖湿地生态补水9.08亿立方米,大汶河戴村坝断面连续3年不断流,京杭大运河连续3年全线水流贯通。
应时代之需!山东探索河湖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打造25个效益河湖样板,沿线群众满意度超97%,为全国推动河湖生态价值转化提供“山东样板”。
供水服务保障如何再巩固、再提升?精细算好一笔“民生账”——
看节水降本增效。山东坚持“四水四定”原则,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在国务院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第9次获得优秀等次。积极推进水权交易,交易水量2.59亿立方米。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全省节水产业规模达600亿元以上。
看供水提质升级。山东大力推行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2024年完成农村供水保障投资168亿元,累计铺设主管网9765公里,改造提升村内管网8287处,销号未通水村1931个,农村规模化供水率提升到95%。
向新而生——以超常规力度改革攻坚
乘着改革的东风,山东勇破藩篱、敢闯敢试,坚定不移推动水利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新业态活力涌动!水生态产品价值多元转化的生动实践在齐鲁大地喜结硕果:在完成淮河流域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150万元的基础上,集中签约一批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额达1158.2万元;在临沂市石马庄河,“生态+”“旅游+”等新兴业态大力推广,带动村集体年增收200余万元;在山东第一大水库——峡山水库,质押融资18.2亿元,实现“以水养水”良性循环。绿水“生金”,已成为山东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注脚。
新变革激荡奋进!山东纵深推进水利投融资改革,以“开门办水利”发展壮大投融资“朋友圈”,2024年利用金融和社会资本289亿元;扎实推进区域综合水价改革,在胶东地区实现“同一口门、同一水价”基础上,选取12个县开展先行先试,推动建立“异进同出,同地同价”水价形成机制;统筹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宁津县、豆腐窝灌区等19处试点,搭建起立体改革框架,水价形成、补贴奖励等6项机制初步建立;加快开展水权市场化交易改革,“十四五”规划以来水权交易总量6.4亿立方米。
新作为蓬勃昂扬!山东持续优化水网调度管理体制,筹划组建省级水网运行调度中心,启动水网调度管理体制改革;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加快构建,水旱灾害防御支撑能力有效增强;培优塑强“沿着水网看山东”特色宣传品牌,行业软实力日益提升。
新动能积蓄澎湃!山东聚力打造以实体工程为基础、水利数据为底座、数学模型为核心、水利知识为驱动、系统耦合为抓手的“智水齐鲁”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全面提升水安全管理效能;在暴雨洪水易发区沂沭河、大汶河流域先行先试建设6部测雨雷达,“基于IPv6的山东水利物联网部署应用”通过国家验收并获优秀等次;建成“山东水利一张图”,实现县级及以上1300余条河流水系的关系分析展示,为水利防汛和水资源调配提供可靠算据支撑。
砥砺奋进,再启新程。山东水利将继续踔厉奋发、乘势而上,进一步夯实稳的基础、蕴蓄进的动能,以“走在前”的壮志、“挑大梁”的担当,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光辉征程中续写新的荣光!(通讯员 张永增 王丽娟)
原链接:山东:水利改革攻坚动能强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