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济淮工程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是跨流域、跨省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和综合利用工程,供水范围涉及安徽河南两省15个市55个县(市、区),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受益范围7.06万平方公里,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惠及安徽、河南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民生工程。那么引江济淮工程由何而来的呢?
翻开中国的版图,长江、淮河两条大河南北遥望,滋润着江淮大地,但也给江淮儿女带来旱涝之苦。淮河流域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特别是皖北和豫东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由来已久。为解决缺水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谋划引江济淮工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工程规划一度沉寂。进入新时代,引江济淮工程建设按下了加速键。2015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引江济淮工程项目建议书,2016年12月29日,在巢湖之畔的派河口打下了引江济淮一期工程的第一桩,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如果把引江济淮工程比作一辆“输水的列车”,那么这辆列车的“行驶线路”可以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大部分。引江济巢采用菜子湖线、西兆河线双线引江;江淮沟通部分,派河口枢纽和蜀山枢纽依靠泵站的“力量”两次抬高水位,使其翻越江淮分水岭,注入瓦埠湖,然后一路向北流入东淝河,经东淝闸枢纽后,奔腾进入淮河。江淮沟通后,通过沙颍河、西淝河、涡河、淮水北调四大线路将江水输往皖北地区。为解决南低北高的地势影响,确保江水顺畅流入淮河,新建和改建枞阳、庐江、凤凰颈、兆河、白山、派河口、蜀山、东淝闸8大枢纽“大显身手”,通过层层提调,让皖北百姓实现从“饮水难”到“饮水甜”的跨越。
引江济淮工程还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多个单项工程规模宏大、亮点纷呈:江淮分水岭下切46.4米、口宽357米,是国内挖深最大、等级最高的人工内河航道;淠河总干渠渡槽是世界上单跨最大的钢结构渡槽,形成航运、调水双立交;总流量340立方米每秒的蜀山泵站是亚洲最大的混流泵站……
“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条经济带”。引江济淮工程建成以后,将彻底改变皖北地区世代干旱缺水的局面,构建我国南北向的高等级航道,形成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我国第二条南北水运大动脉,发挥巨大产业势能。同时,引江济淮工程还是一条“生态廊道”。工程年均可向巢湖补水5亿立方米以上,有助于促进湖区水体流动和修复巢湖生态。江水入淮可确保淮河干流不再断流,为压采淮北地下水提供重要的水源置换条件。
历经6年的建设,万名建设者的奋战,2022年12月30日,引江济淮一期工程试通水通航,二期工程同步开工建设。一条崭新的南北向水上大通道跃然而现,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成功“牵手”,皖豫人民的世纪夙愿,今朝梦圆。随着二期工程的加速推进,这条解渴皖豫的输水线、经济发展的富民线、改善河湖的生态线,将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活力,造福人民、利及千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