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强大江大河的生态保护治理是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内容和手段。2018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从防灾减灾到综合治理,将淮河流域的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也为我国探索大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路径、积累新经验。在新发展阶段,进一步加强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必须践行新发展理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来扎实推进。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是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基础。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经济也得到较早的开发。但自1194年黄河夺淮后,淮河水系不断受到侵袭而发生紊乱,致使灾害不断。新中国成立后,淮河治理翻开新的一页。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决定用10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19项治淮骨干建设工程,掀起理淮第二次高潮。2003年,国务院召开治淮工作会议,要求争取在2007年基本实现“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宏伟目标,掀起第三次治淮高潮。进入新时代,对淮河的治理更加重视以人为本、人与水和谐相处,将治淮骨干工程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实施了行蓄洪区及淮干滩区居民迁建计划。今年淮河虽然发生较大洪水,但抗御灾害能力已大大增强,这是新中国治淮取得巨大成就的充分体现。“十四五”时期,应加大对入海水道工程的投入力度,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现代化水平,更好发挥淮河的航运功能。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是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根本。20世纪90年代,随着流域经济发展,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开始得到重视。水利部《关于加强淮河流域2001—2010年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在提高行洪排涝能力的同时,要兼顾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坚持治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1990年国务院印发《淮河流域防止河道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决定》。1995年国务院颁布《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从立法层面进一步加强对淮河污染的治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的实施,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以绿色发展为主线,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抓住了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和关键。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是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抓手。淮河流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老庄文化、楚汉文化、中医药文化等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资源。文化遗存星罗棋布,以亳州为例,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达200多处,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安徽省的凌家滩、尉迟寺、大运河、六安汉代王陵、寿春城、明中都6个大遗址入选国家重大遗址名单。皖北有省级以上非遗项目100多项,阜阳的剪纸、柳编,萧县的书画等均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影响。豫剧、梆子戏、泗州戏、花鼓戏等地方戏曲特色鲜明。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有更高的期待,推动文化与中医药、旅游、养老、休闲、农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新业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前景广阔。
加强数字淮河建设是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支撑。淮河流域跨省河流,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145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26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数字淮河建设,有助于摸清干、支流水质状况,监测入河水质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同时,也有助于压实治理责任,形成治理合力。淮河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季节差异大,数字淮河建设,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能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做到蓄泄兼顾,促进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发展航运,进而推进铁路、公路和航运的立体发展,形成淮河流域开放发展的新优势,从而在我国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加强人才和科技工作是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保障。人才和科技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也是引导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第一动力”。围绕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各地应充分发挥淮河生态经济带内高校院所优势,推进“政产学研用金”合作,鼓励支持将实验室建在高校院所,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就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地方高校院所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创新发展的动力源。这种科研资源的整合,还起到互促共赢的作用,有利于带动高校院所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以产学研平台为依托,各地可进一步加强与全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企业和高校院所的合作,组成产学研联盟,以此吸引人才,集聚科技资源,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