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芡途实事”工作室推动建设芡实基地1800亩,带动村民就业1000人次;淮阴区“助企纾困”工作室累计解决企业用工、用电、用土、厂房维修等诉求60余条;盱眙县“诉源治理”工作室累计参与调解工作300余次,就地化解纠纷40余件……
去年以来,淮安市人大常委会精准联结“人大所能”“代表所长”和“群众所需”,累计在全市建成91个人大代表专业工作室,扎根基层土壤,汇聚各地各级人大代表工作合力,以专业特长助解“急难愁盼”,实现代表工作个性化破题。
6月6日中午,淮阴区徐溜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室,五颜六色的丙烯颜料和装满发卡的小盒子整齐地排列在桌上,白色卡通玩偶在等着孩子们上色。“再过半小时就放学了。”徐溜镇人大工作人员殷悦忙着收拾桌椅,准备安排留守儿童们午休、自习。
徐溜镇远离城区,镇上不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问题凸显。该工作室成立以来,主动对接团委、民政、妇联、司法等相关单位,代表们发挥专长,在学业帮扶、心理疏导、兴趣培养、家校联系等方面多重发力。目前,全镇103名人大代表与106名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共计开展帮扶活动300余次,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及学习困难79件。
“创建人大代表专业工作室,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不同工作室之间形成差异、互为补充。”淮安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周毅说,通过在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中布点,淮安将人大代表专业特长与人民群众个性化需求精准对接,搭建代表履职新舞台。
6月5日,盱眙县管仲镇,龙虾养殖户姬生拉起一网龙虾,个个壳红腹净、活蹦乱跳。“我们听芮代表的,稻田四周不开沟、少开沟,节约了养殖种植面积,每亩龙虾产量翻了一倍,平时我们有不懂的技术问题就联系他们。”姬生说。
由淮安市人大代表、盱眙龙虾协会会长芮士光牵头成立的盱眙县龙虾产业工作室,有县镇两级22名龙虾养殖大户人大代表参与,盱眙县农业农村局等18个单位作为共建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学校的10多名专家学者提供智力支持。去年以来,盱眙县分别在沿淮沿湖的10个镇街成立龙虾养殖、虾稻共生工作室,精准对接广大养殖户个性化需求,为全县龙虾养殖产业保驾护航。
如何健全“专业架构”,更好凝聚“专业合力”?根据5月30日淮安市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专业工作室作用的指导意见》,工作室可由具有一定专业特长和威望的专家型代表作为工作室发起人,推选3—5名具有相近专业特长的代表作为共建代表。根据专业方向,还可邀约政府相关部门组建“支撑单位”,聘请相关行业专家学者组建智囊团提供技术支持。
群众需求点,就是发展关键点。洪泽区黄集街道便民服务工作室,自助办理一体机可随时提供业务查询、办理等服务,来访群众可即时对办理事项进行满意度评价。去年以来,该工作室携手洪泽区行政审批局,将业务办理下沉至街道村居,并安装了联结省政务服务网的好差评系统,邀请群众为服务打分。“群众的好差评可以指导我们发现不足,持续推动窗口服务尽善尽美。”洪泽区人大代表唐远成说。目前,该工作室受理不见面办理事项6698件,办结6675件,办结率99.7%。
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困难群体援助、特色产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室“建起来”“活起来”,在基层一线关注多元需求、回应社会关切。在这里,真情为民的履职故事还在日夜上演。(记者 张莎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