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脉千年运河,问道十年新生。大运河沿线,还有哪些深藏地下的古代传奇等待发现?世遗时代,如何书写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新篇章?放眼未来,怎样创新性发展让大运河越“活”越年轻?9月5日下午,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分论坛在扬州举行。与会嘉宾齐聚一堂,共话多维构建“流动的文化”传承焕新之路。
“河”为线,城为“珠”。大运河流淌千年,始终滋养着沿线城市和人民,是维系人民情感和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发掘保护好运河城市,得告别‘千镇一面’,保留运河古城原汁原味的风貌。”作为本场分论坛的第一位报告嘉宾,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荣休教授,《中国运河志·图志卷》主编李孝聪开门见山地说,任何一座运河城市皆拥有历史文化价值,应当发掘运河城市中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标志性遗址。通过考古发掘,复原运河城市旧时水系、街巷结构、官方以及民间功能性建筑的位置,方能厘清运河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与人文底蕴,验证古今中国运河城市的营建理念和发展趋势。“要突出运河城市的地方特色,让运河城市留下历史的层理,让运河城市存储记忆。”
水脉悠悠、文脉汤汤。大运河犹如流动的文化盛宴,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徐兴分析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时表示,大运河作为一个文化现象,它的成就集中体现在物质、制度和思想三个方面。在物质方面,主要体现为运河的水利工程、漕运工程和中国运河学。在制度方面,中国不仅有一套成熟的运河管理制度,还有管理运河周边资源的制度。在思想文化艺术方面,更是有着丰富的作品呈现。“大运河是航运之河、水利之河,更是文化之河,对古代工艺技术、社会生活、社会治理、思想学术、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横一纵,长江与大运河在扬州交汇。在“江河交汇”的好地方,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特聘教授徐吉军提出了一个观点:“长江文化”和“运河文化”交融的种子,在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城就已埋下。“位于长江下游的良渚古城就是一个水城。它的8个城门里,有7个是水门。而运河文化的几个因素,它基本上都已具备。比如航运功能、水利功能、灌溉功能,甚至漕运的功能都已经有了。”徐吉军坚信,印证长江文明的良渚遗址也蕴藏着早期的“运河文化”。良渚遗址出土的木桨、面积近10000平方米的炭化稻谷堆、发掘出的成排护岸……一系列的良渚遗址考古新发现均是“长江文化”和“运河文化”早期交融的有力注脚。
“大运河文化的呈现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保存在地表上的大运河文化,第二是留存在典籍档案里的大运河文化,第三个则是‘埋在地下’的运河文化。”论坛上,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把目光投向大运河考古。淮安新路遗址的发掘、扬州隋唐大运河工程开创者隋炀帝陵墓的发现……大运河考古硕果累累,贺云翱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发现“上新”,“大运河有几千里路,这个途中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创造,有太多的智慧。如果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而是光靠书本的讲述,光靠地表上保存下来的零星文化遗产,有些问题是无法说清楚的,所以大运河考古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
与会代表交流研讨过程中,亮点纷呈。站在新的起点,“好地方”在“源头”坚守“初心”,以“交汇点”为突破口,于新时代大潮中,描绘大运河文化传承发展的崭新图景。(记者 张红 徐亦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