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公塘建成于东汉建安初年(197~198),是仪征历史上最早由人工建造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明隆庆《仪真县志·水利考》记载:“塘在县东北三十里,汉广陵太守陈登凿,以资灌溉,周纡九十余里,散为三十六汊。”唐宋直到明嘉靖间,陈公塘又被利用向运河补充水源,“流通漕运”,“塘水济运”断断续续延续了七百多年,在大运河的运行和漕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陈公塘历经1300余年,废毁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自废毁至今已有400多年。岁月逝去,陈公塘并没有被遗忘,地方文献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在其水源曾经流淌和滋润的土地上,至今还有诸多遗迹可寻,我们仍然能够感觉到她的存在。
“龙埂”
“龙埂”即陈公塘大堤。民国《甘泉县续志》引葛崙《五塘图说》云:“白洋诸水皆归焉。登龙埂,望三十余汊之水,甚为广衍。”又说:“今白洋山西南地势低洼,塘田及龙埂犹存,陈公塘故址当在是。”可见无论是昔日陈公塘大堤,还是后来残存的大堤遗址,都被称作“龙埂”。这样的称谓,当地人世代相传,一直延续到现在,仪征市文化部门于2010年公布的《仪征市不可移动文物一览表》称之为“陈公塘龙埂遗址”。
《宋史?河渠志》记载:“其塘周围百里,东、西、北三面依山为岸,其南带东,则系前人筑垒成堤,以受启闭。”明隆庆《仪真县志·水利考》说,塘堤“凡八百九十余丈,环汊三十六,毕汇于此”。据此可以确定,陈公塘的规模超过现在仪征最大的水库月塘水库,达到现代大型水库的标准。
那么,今天尚存的“龙埂”遗址在哪里?又是什么状况呢?
自龙河集往北大约一公里许,有一条东西向穿越公路的河道,东通龙河,西连电灌站,这是村办周营灌区的引水河,开挖于上世纪大跃进时期,取名跃进河。过桥沿北岸向西,走不多远再顺道转向北,便可踏上一条看似田埂的乡间小路(其中有一段已经铺上了水泥路面)。这条路从官胜村官塘组到周营村鸭赵组长约一公里,蜿蜒曲折,宽窄不一。一看便知并非人工刻意修筑,而是顺其自然、就势而为,给人一种质朴天成的感觉。它就是陈公塘大堤遗址——“龙埂”。
当地村民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前,“龙埂”比周围地面要高出三米以上。那时农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经过连续几个年头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最终把“龙埂”铲平,改造成今天的模样。
不过在塘田和鸭赵两个村民小组之间,当时还残留了一小段,仍然保存着原貌,这段“龙埂”孤零零的兀立着,如果不是埂顶上面杂乱的树木长得十分茂盛,人们一定会误认为是一座过去农村常见的烧砖土窑。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因为筑路取土才被挖平。
闸口
在貌似烧砖土窑的东侧,是一片低洼地,这个地方自古被当地人叫作“闸口”,并且一直相沿至今。
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在这里的田间地头耕作时,发现一处方型的建筑遗址,里面有一块块粗大厚实的木板,并且有榫头互相咬合,全部是上等的杉木。在北边距离这里不远处的地方,龙埂村民小组在扩浚大塘时,也从地下挖出了三十多个立方米的楠木,最大的一人双臂勉强能够合围,开成木板后还能够闻到浓郁的香气。当时是计划经济时期,木材属于紧缺物资,这样的发现令当地的人们欣喜不已,附近的龙埂、塘田、鸭赵等村民小组每家都分到了数量不等的出土木材。直到今天,在不少村民的家中,仍然可以看到当初用这样的木材制作而成的橱、柜等家具。
翻阅史料,屡见陈公塘配套水工建筑物的记载:唐贞观四年(788),淮南节度使杜亚建斗门。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2)和南宋淳熙九年(1182),分别建斗门、石(石达)各一座。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建石闸,等等。
隆庆《仪真县志·水利考》记载:“(陈公塘)置水门、石闸各一。”其“名迹考”载:“陈公塘石磨铁碾,旧志云,后汉广陵太守陈登筑石塘所遗物,宋元时犹存”。石磨铁碾是古时制茶的器具,置于水门石闸之上不知何意,但是由此可见陈公塘确实很早就配套有水门和石闸。
可以推断,闸口等出土木材的地方应当是陈公塘水门或石闸遗址。
地名
大塘废毁后,陈公塘作为地名一直存在。清道光《重修仪征县志·舆地志·坊巷》引康熙《仪真县志》(陆志)说:“城北诸坊,东北二十里曰陈公塘坊。”淮扬徐海平剖面测量局民国十四年(1925)《仪征县调查报告书》记载,北区乡在本县北部,共十七坊,其中有“陈公塘前坊、陈公塘后坊、陈公塘左坊、陈公塘中坊”。
直到今天,龙埂周边几个村民小组的名称仍然与陈公塘紧密相关,分别叫作官塘、龙埂、塘田、鸭赵,理清楚这些地名的来历,基本上就能够还原和印证陈公塘的历史。
龙埂村民小组处于龙埂中段,大堤遗迹和地名都不离“龙”,反映了陈公塘与龙的深厚渊源,如此就必须说到大塘的主持修建者陈登。
陈登,字元龙,下邳(今睢宁西北)人。建安二年(197)被曹操任为广陵太守后,首先致力于农事,在蜀冈主持兴建上雷、下雷、小新、句城、陈公等五塘,史称“扬州五塘”,扩大农田灌溉一千余顷,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扬州五塘中陈公塘最大。隆庆《仪真县志·水利考》引《元和郡县志》记载:“百姓受此塘之利,爱而敬之,因以为名。”当地人们为了纪念陈登,称大塘为陈公塘、爱敬陂,把下游配套泄洪的河道叫作元龙河,随着时间推移后来简称龙河。人们还在塘边建起恭爱庙,供奉他的塑像。出于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颂扬,陈公塘的开挖又渐渐演变成为神话。道光《重修仪征县志》和《天下郡国利病书》均记载:“旧传陈登尝役五龙以开此港(戴子港,即龙河)。”役使龙来开河,陈登被神化了,陈公塘、龙河与龙结下了不解之缘。
龙埂东头过去有官塘庵、官塘集,现在官塘的地名还在,成为村民小组的名称。官塘表明了陈公塘的性质,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国营。
起初,陈公塘主要用于农业,在正常年景,能够解决周围九十多里农田的灌溉用水。塘里放养成鱼,塘边种植芦草,每年可以提供大量的水产品。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江都有爱敬陂水门。贞元四年(788),节度使杜亚自江都西循蜀冈之右,引陂趋城隅以通漕,溉及陂田。”淮南节度使杜亚引陈公塘水入漕河(今仪扬河),抬高水位,从此陈公塘又发挥了“流通漕运”的作用,并且一直延续到明代中叶。从史料记载看,塘水补运的效果十分显著。明洪武元年(1368),开平王常遇春北征,军需器械船到湾头,浅阻不能前进,马上开扬州五塘放水,运河涨水二尺六寸,军械船得以顺利北上。
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运判兼知州吴机修陈公塘堤二百三十三丈,建石闸,沿西湫故道修浚渠道二十里,将塘水引入真州城濠,陈公塘又起到供水和护城的重要作用。
在由汉至明的一千多年中,历代官府屡次对陈公塘进行兴修、配套。特别是唐、宋借以济漕以后,更是着力加强管护。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2)设置了专管机构,负责塘水济运的管理。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淮南漕臣钱冲之提出,在“扬子县尉阶衔内带‘兼主管陈公塘’六字,或有损坏,随时补筑,庶几久远,责有所归。”明初塘务为两淮运司专管,永乐年间(1403~1424),“设立塘长、塘夫,常用看守……非遇至旱,运河浅涩,不敢擅放。”宣德十年(1435),改五塘属扬州府专修济运。嘉靖二年(1523),御史秦钺“令禁占种盗决”。塘由官管官修,由此足见官塘之称不虚。
塘田村民小组与龙埂村民小组相邻。塘田名称的由来与陈公塘被盗开成田直到废毁有关。史载,从宋、元开始陈公塘周边就出现了占塘为田现象,明代以后就比较严重了,“近塘之民每每盗开成田。”到了嘉靖年间,运河水情发生了变化,《扬州水道记》说:“是时黄河入运,江都运河(作者刘文淇注:“仪征亦唐以前江都地,此篇论前代事多,故统系以江都,而甘泉、仪征运河附见焉。”)止患水多,无须藉塘济运。”嘉靖三十年(1551),将军仇鸾占塘废制,将淤废的塘地租给农民耕种,由官府收租,次年民皆佃塘为田。道光《重修仪征县志·河渠志》说:“塘佃为田,民得自有之而公卖之,谓之‘塘田’。”这样一来,耕种塘田成为公开和“合法”。
接着在防御倭寇入侵,修筑瓜洲城的时候,管工官高守一受私,竟拆掉塘闸移运石料用于筑城。这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陈公塘水门和石闸遗址只出土木材而没有石料的原因。至此,陈公塘全废,总共被佃塘田10016亩。句城塘等也相继退塘为田,前后达七百多年的塘水济运历史终告结束。
嗣后从明直到清初,地方府衙和官员不断向朝廷呈议,要求恢复陈公塘。明代水利家、曾经四任总理河道的潘季驯实地行勘后,因为已经无须借塘济运,所以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纯粹从济运的角度考虑问题,使得陈公塘在当时失去了修复的良机。
但是对这个问题的议论仍然没有停止,到了清朝初期还在讨论。《扬州水道记》说:“雍正五年(1727),廷臣欲修复五塘,勘明塘已为田,虽开无益,遂改照地亩开科输赋。”所谓“虽开无益”,是指塘田已经普遍耕种,涉及耕种者的生计,恢复已难。更重要的是既得利益,上万亩田租难以舍弃。再加上工程浩大,耗费较多,所以朝廷最终没有采纳修复陈公塘的建议。塘田,既是陈公塘废毁的产物,又是影响大塘修复的一个重要因素。
鸭赵村民小组在龙埂西头。据当地老人们说,陈公塘废毁后,这里成为一片芦苇洼地,成群的野鸭子在此地栖息、生殖繁衍。该庄农民又以赵姓为多,故称为鸭赵。
名留千古
陈公塘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其影响深远。作为著名的古塘之一,陈公塘列古代“扬州五塘”之首,载入了《文苑英华》《全塘文》《古今图书集成》和《中国水利史稿》等多部典籍,在中国水利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自陈公塘以后,水塘成为仪征丘陵山区传统的蓄水灌溉工程。唐、宋以后有了更快的发展,除了农民自己开挖以外,官府兴修水塘亦成为定制。方志记载,宋代“官塘无虑数十”,除了陈公塘、句城塘外,较大的有北山塘、峁家山塘、神塘、流塘、月塘、曹塘、黄塘、韩塘、柳塘、贺公塘、桑家塘、三丫塘、假皮塘、龙源塘、白水塘等十八座,明清时又筑长山、铜山、枣林冈、磨盘山等官塘十座,还有私塘240多处。筑塘蓄水的传统一直沿袭至今,新中国建立后,仪征在农村水利中大力开展蓄水工程建设,现有塘、坝、水库二万多座,总蓄水容量近二亿立方米。
陈公塘的景色也很美,置身其中令人怡然。北宋时广陵人徐铉有《寒食宿陈公塘上》诗:
垂杨界官道,茅屋倚髙坡。
月下春塘水,风中牧竖歌。
折花闲立久,对酒远情多。
今夜孤亭梦,悠扬奈尔何。
清时仪征人厉秀芳有《真州竹枝词·陈公塘》:
若使陈公塘水在,
白沙也是武陵源。
陈登39岁即去世了。但是,他修建的陈公塘造福人民、造福社会、服务经济长达一千余年之久。直到今天,他兴建陈公塘的事迹在仪征仍然为人们传诵,历史功绩名留千古。陈公塘的历史证明,兴修水利是利国利民之举,合民心,顺民意,必然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作者简介:
宋建友,江苏省仪征市水利局原副局长,现为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仪征市地方文献资料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仪征运河和漕运(广陵书社),一条大河通天下(大众文艺出版社)。主编《仪征市水利志》(方志出版社),《仪征水文化》(作家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