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运河要闻
  • 运河文脉
  • 重点项目
  • 运河纪事
  • 运河大观
logo 运河文脉
  • 大运河淮安段 >
  • 运河文脉 >
  • 正文

明代国内最大的内河造船厂——清江督造船厂

2022-09-16 14:16:01 来源:淮安市大运河办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明代,因运河河道普遍较浅,原有吃水深的海船不适合运河航运,尤其是淮安以北的山东段运河,因水源不足,河道非常浅,因此需建造平底浅船,以保证载重400石的漕船吃水深度不超过三尺。明洪武七年(1375),利用宋代遗留位于淮安境内的沙河沿线造船厂遗址,扩建了河下、盛祥、清口、福兴四个造船厂。

  明永乐年间(1403—1424),陈瑄担任漕运总兵官后,在沙河的基础上开挖清江浦河,将原来的四个造船厂合并为清江督造船厂,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内河造船厂,并建造适合运河航运的浅船2000艘。船厂附近有很多经营钉、铁、油、麻等造船物资的商店,以淮安河下为最多。河下的粉章巷、竹巷、绳巷、打铜巷、钉铁巷等地也因此而得名。

  明嘉靖初年,撤销卫河船厂并入清江督造船厂,其位于清江浦南岸山阳、清河二县之间,是重要的内河造船厂,后来发展到拥有京卫、中都、直素、卫河四个大厂,82个分厂,雇佣工匠8000多人,厂房工棚达到了绵延10余里,每年制造平底浅船500多艘。

  《漕运统志》载:“至(明)正统间,江南江北始限造船一万一千七百有奇,清江十九、卫河十一。后清江该造之数复析浙江、南直隶等卫,俾归自造,隶清江者,惟南京、镇江、江北直隶诸卫所而已”。可见,当时淮安清江督造船厂的地位和作用。
20229161663294119297_0.jpg

编辑:王智信
审核:王明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你推荐

重磅推荐

  • 淮安探索创新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机制

阅读排行

  • 大运河畔庆丰收
  • 济宁:五运一体,探索弘扬运河文化的任城实践
  • 运河遗迹|码头三闸
  • 京津冀协同立法共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明年起施行
  • 2022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10件大事发布
  • 2022年大运河工业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学术研讨会在常州举行
  • 淮安探索创新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机制
  • 运河三白狮子头
  • 明代国内最大的内河造船厂——清江督造船厂
  • 江苏常州:运河千帆过 诗词似水流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08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