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曙光
创新创造是中华文明绵延繁盛的不竭动力。历史上的大运河,就是创造和创新的产物。首先,大运河是漕运这一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制度的重要体现,具有鲜明的中国属性。其次,作为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水利工程,大运河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其规模宏大和发展的连续性世间无二。在不同的时代,为应对不同环境和需求,大运河体系中出现了各项工程技术方面的发明、创造、制作,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因地制宜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精神。所以,大运河文化的本质和当代价值,就在于创造和创新。
大运河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样也是创造和创新的结果。大运河的申遗以解放思想为先、以实事求是为重,创造性地从中央到地方设计、推动、实施了一系列跨部门、跨区域、跨学科的体制机制创新和措施,通过协调机制、规划体系、监测体系、实施“分段申遗”策略等四个方面的创新,成功地构建起大运河文化符号和统领性的价值论述,让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重新认识了大运河。
大运河既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又是一种活在当下的丰厚资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文化”,重点已经从价值保护转到价值赋能的创造与创新,“文化”拓展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的概念。大运河文化因此而成为串联城乡经济社会,带动新兴产业,赋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源头活水,具有了汹涌澎湃的时代活力,其突出普遍价值实现了新的腾飞。
如何深入阐释大运河文化价值,大力弘扬大运河时代精神?要增强大运河的文化活力,推动数字赋能;开创文旅融合精品线路;带动产业的聚集融合,延伸大运河价值链和产业链。更有价值的是,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以及构建更有效力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体系的过程中,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古老的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大运河在当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持续推进,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的百景图正逐步变为现实,大运河沿线百姓正在享有更有品质、更高质量、更为美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大运河文化一定会成为新时代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作者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
原标题: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源头活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