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运河要闻
  • 运河文脉
  • 重点项目
  • 运河纪事
  • 运河大观
logo 运河文脉
  • 大运河淮安段 >
  • 运河文脉 >
  • 正文

运河记忆 | 明清漕运线上的淮安仓

2021-05-11 16:26:22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111.webp.jpg

淮安仓,狭义上是一个独立的粮仓名称,广义上则是指淮安府署下属的几座粮仓。

  名为“淮安仓”的这座漕仓,位于江苏淮安城瞻岱门外闸口,乾隆《淮安府志》卷十一中载:“淮安仓,在府治东门外一里。前明建,后圮。雍正八年(1730),知县孙荫孙重建廒三十七间。每岁漕粮俱于此交运,官收官兑,民甚便之。”光绪《淮安府志》卷四中也载:“淮安仓,为兑漕粮,设在郡城东门外。”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六十四中所提到的永乐五年(1407)二月“辛亥修淮安仓并淮堤”,说的正是这座粮仓。它的运作时期主要是在明代以及清代早期、中期。

  广义上的淮安仓是指淮安府署各仓,如大军仓、东新仓、常盈仓。正德《淮安府志》卷六“府州县属官表”中载:“本府常盈、东新、大军三仓,置官大使各一员,俱从九品,副使三员未入流。”仓大使官位很低,但要负责仓内的日常事务及人员管理,而在一些特定时期,针对非军水次仓,朝廷专门派遣了户部五、六品官员在淮管理其业务,如常盈仓。

112.webp.jpg

乾隆《淮安府志》中关于淮安府粮仓的记载

  在淮安城内,府仓主要是大军仓和东新仓。其中大军仓有两处,分别在淮安旧城和新城。旧城中的大军仓也是淮安卫的卫仓,最早建于元泰定元年(1324),由时任淮安路总管府总管、蒙古官员脱剌海牙在府署西北创建,当时只建有“泰”字等号仓廒十间以及官厅三间和前门一座。明洪武六年(1373),淮安府知府任光祖在此基础上,增建了“天”字号仓廒六十间,共计有廒七十间。新城内的大军仓则也是大河卫的卫仓,据正德《淮安府志》中的图绘,可知这座粮仓的规模与旧城中大军仓规模相当。大军仓主要是兑军粮米,也是收纳漕粮的重要仓库,漕军开支均在其中。

  东新仓是完全为漕粮征兑所服务的,“东”是其方位,“新”则为“收储新米”之意。它始建于洪武元年(1368),位于淮安府学东迤北,由首任淮安府知府范中新建,设官厅三间,前门一座,计有“智”字等仓廒六十九间。在永乐十三年(1415)前,仅淮安旧城中的大军仓、东新仓就建有仓廒139间,若按明嘉靖初年杨宏、谢纯所撰《漕运通志》中所述,以一间廒十间房的的规模来算,此时淮安旧城中的府仓共有房1390间。如若再加上新城大军仓、东门外淮安仓的规模,淮安府仓的规模接近两百五十廒,近2500间房的规模。此外,淮城内外还建有预备仓三处,东仓、南仓,仓巷内的西新仓,以及用于赈灾的储济仓等。

113.webp.jpg

漕运图

  自永乐十三年(1415)漕运“支运”法实施的十六年间,常盈仓成为淮安府水次仓,其新建于山阳县清江浦运河畔,方便军民运输。时新建仓廒一百间,计1000间房。不过在“支运”法则停止后,常盈仓渐废,“遂岁久而倾圮”。而淮安府仓中的两座大军仓和东新仓,却作为淮安府治的就近粮仓,一直维护沿用。隆庆元年(1567),朝廷又在淮安城内专设漕储道,专司漕粮仓储事宜。首任漕储道潘允端,便是上海豫园的主人。

  到了清代,漕运袭明制,官司其责而屯丁长运,淮安府仓也有了重大的调整。曾经的东新仓、常盈仓逐渐不存,唯有大军仓规模变小,专贮漕运、河道二标兵粮。除了府仓外,淮城内又建常平仓两座,一是漕运理刑分司公署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在三牌楼附近改建,有仓廒五间;又于乾隆五年(1740)由山阳县知县沈光曾整修仓廒十二间。另一座则为漕运总督张大有于雍正十三年(1735)购买民房改建而成,后废,于乾隆五年(1740)再由山阳县知县沈光曾整修仓廒十间,位置就在淮安东门司水巷口附近。社仓是乾隆元年(1736)淮安新设的低等级粮仓,共有五座。一座在近西门外,而另外四座分别位于东、南、西、北四乡,设正副社长进行粮食管理,依时收放。

114.webp.jpg

清初一则淮安仓请旨处分的公文

  据光绪《淮安府志》载,到光绪年间,随着漕运衰败,淮安原有的淮安仓、淮安漕仓、大军仓、东新仓、常平仓、社仓、东仓、南仓、储济仓等仓均被废除,只留预备仓专门用于征兑漕粮,其仓内又有一仓于光绪六年(1880)建成,专储赈荒粮食。在西门城楼处还设丰济仓一处,所储粮食专为赈荒。

  光绪三十年(1904)年底,伴随着漕运总督的裁撤,淮安的官设粮仓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素材源:姬传涛
编辑:王镜榕
审核:吴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你推荐

重磅推荐

  • 央视省台聚焦第十八届台商论坛

阅读排行

  • 扬州:世界运河之都 世界美食之都 | 这里是江苏
  • 南船北马 花满清江 │ 人间有味是清欢
  • 运河欣赏|运河边上窑湾绿豆烧、甜油的故事
  • 运河研究 | 无锡水文化与城市变迁发展
  • 江苏淮安:开辟数字经济新赛道 助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 运河研究 | 无锡古运河北塘段水文化底蕴
  • 运河美文|清口枢纽——镌刻在大地上的“中国河工文化博物馆”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 运河研究|试论通济渠的水利灌溉
  • 真州城南天下稀——仪征大码头历史风貌和文化特征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