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份淮安特色的文艺大餐亮相北京。由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中国运河之都”淮安文艺晋京系列活动于7月22日至8月2日举行。
活动包括“运河之都百里画廊”——淮安文脉丹青传承展暨书法美术晋京展,“相析共赏薪火传文”——淮安市文化“名师带徒”文学、剧本研讨会等内容,分别在中国美术馆、北京华侨大厦睿世酒店举行,在北京以及业内引发热烈反响,受到业内专家学者、各界观众的高度评价。其间,新华社、《光明日报》、央视《书画频道》、《文旅中国》、《中国艺术报》、《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中国书画网、墨池直播等三十多家媒体先后对本次活动进行关注报道。
运河之都的时代演绎
作为“中国运河之都”淮安文艺晋京系列活动的重头戏,“运河之都百里画廊”——淮安文脉丹青传承展暨书法美术晋京展在7月25日开幕,吸引了众多首都文化界人士参加。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孙家正前来观看展览。在展厅中,孙家正驻足于作品前,仔细观赏,对展览的组织工作和参展作品给予肯定。他在听取相关介绍同时,还时不时地询问有关淮安及文艺事业的发展情况,关心关怀之情溢于言表。
“看了整个展览,如同又一次回到了故乡。本次活动从展览的策划、主题的确立,到组织创作、展陈展示等各个方面,力求以运河为核心来挖掘水城淮安的风韵、风俗和风格,充分体现出淮安文化领域的高远眼光和胸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分党组原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说。
进入展厅,一张“运河之都百里画廊”城市形象书画印百尺长卷映入眼帘。如意安澜卷、泱泱治水卷、传世古堰卷、湖山胜境卷等“淮上四卷”徐徐展开、美不胜收,荷花荡风露、水立交奇观、河下镇幽巷、板闸关新貌、钵池山丹鼎、清江闸风情、高家堰雄姿、第一山胜境等名胜古迹历历在目、古韵今辉,静静诉说着淮安大运河的前世今生,生动再现淮安的文化特色以及时代风貌。
据了解,该长卷由中国美协副主席周京新指导,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题字,淮安市政协原副主席、文史专家荀德麟参与研究、制定创作方案并创作赋、跋,10名山水画家历时3余月完成。同时,百里画廊沿线28个重要景点被一一标出,辅以诗词、书法、篆刻,呈现出古今交汇、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
此外,诚邀5位画家创作的“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都、文化名城”四张城市名片巨幅国画,也给前来观展的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淮安百里画廊这么美,要去看看”“淮安的四张城市名片非常吸引人,让我对淮安格外向往”……观展中,这样的赞叹不绝于耳。
“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绵延千里的大运河,跨越千年时光缓缓流淌至今。大运河畔的淮安,见证了其曾经的繁华与荣耀,也成为其如今蝶变、绽放光华的最好注脚。“十四五”时期,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淮安正聚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特质、时代特征的百里画廊建设和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如今,全国首个以“水工”为主题的科技馆——中国水工科技馆,以及板闸遗址公园、里运河文化长廊“四行”系统提升等百里画廊沿线重点项目正稳步推进,当代版“清明上河图”将让“运河之都”焕发出新时代风采。
“以文化人、以文塑城、以文兴业”是淮安文艺人的时代担当,展览第一篇章“东南壮丽——淮安城市形象主题美术创作展”的作品,以艺术的形式铭刻厚重的历史底蕴、描绘壮丽的现实图卷、憧憬美好的未来愿景。此外,在其他篇章的展出作品中,也不同程度地涉及到“运河之都”淮安的相关题材。比如,吴为山的雕塑《老子》《漂母》,王宏剑的油画《十月淮安》,栾剑的中国画《运河泊我家》,陈洪武的行书《水调歌头·咏怀故里》,李啸的楷书《淮安览古》,姜筱卉的行草《永远的楷模周恩来》,叶华洲的楷书《雪中过淮》,华龙宝的中国画《滑田友》,沈军的中国画《梦载船家运河娃》……
名师带徒的成果展示
本次文艺晋京系列活动还是淮安文化“名师带徒”工作成果展示的一部分。在“运河之都百里画廊”——淮安文脉丹青传承展暨书法美术晋京展的第二篇章翰墨传薪中,分别展示了吴为山、孙琳师徒,王宏剑、李思学师徒,张谷旻、朱卯师徒,陈大中、毛洋洋师徒,栾剑、曹琼晓师徒,季云华、季晶晶师徒等的作品。而在“相析共赏薪火传文”——淮安市文化“名师带徒”文学、剧本研讨会上,也邀请了导师罗怀臻、范小青、韩开春等参与研讨徒弟刘云的京剧剧本《周信芳》、苏宁的短篇小说集《客人》《星河》、张小鹿的儿童文学《黄花塘的故事》、王往的短篇小说集《柿子在枝头叫喊》。
时间回溯到三年前,为赓续运都文脉、培养文化英才,淮安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委宣传部的部署,在全省率先实施文化“名师带徒”行动。淮安面向全国聘请18位文艺名家(其中市外名师12位)以“一对一”方式结对带徒,涵盖文学类、戏剧类、美术书法类、音乐类、新闻类、非遗类等六个方面。
“名师带徒”行动搭建了联系文艺名家的一座桥梁,打开了淮安文艺对外的一扇窗口,拓展了培养文艺人才的一片天地,“攀高枝”强劲带动了淮安文艺事业的“攀高峰”。三年来,学徒在名师的指导下,创作文学、戏剧、美术、书法篆刻、民间工艺等作品389件(部)。其中,出版著作13部,参与全国性展览、展演、发表32件(部),省级展览、演出、发表35件(部),获全国性奖项12件(部),获省级奖项30件(部),入选各类文艺人才计划6项,新加入国家级文艺协会2人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3项、省级艺术基金2项。
作为“名师带徒”行动的老师之一,吴为山表示:“通过党委政府来为年轻人找全国的名家当老师,足见淮安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淮安市委市政府用大视野大手笔为淮安文化建设培养新人,必将促进新时代淮安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毛洋洋是“名师带徒”行动的徒弟之一,师从全国著名篆刻家陈大中。谈及三年的学习经历,毛洋洋说:“三年来,无论是在专业学习上,还是在为人处事上,老师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让我有了长足的进步,帮助我在篆刻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稳,这三年的经历将是我一生宝贵的财富。”
精品力作的集中呈现
“运河之都百里画廊”——淮安文脉丹青传承展暨书法美术晋京展还展出了淮安籍的全国书法、美术名家,淮安书法家、美术家的作品,堪称淮安书画作品的一次集中呈现。这些作品是广大“文艺淮军”深入现实生活、讴歌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质量上乘、题材丰富,代表了淮安市书法篆刻和美术的整体水平。
淮安地处南北分界线,文化融南汇北、开放包容,淮安书法英才辈出、成绩斐然。在第八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以及第三、四、五、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中皆有收获。此次展出的七十余幅书法作品,包括陈洪武等淮安籍书法家特邀作品、淮安市书协主席团成员作品和第二届淮安书法奖获奖入展作品。
在此次参展的六十余位画家中,既有期颐之年的长者,也有花信年华的新秀;既有植根本土的画家,也有活跃市外的淮安籍翘楚。作品包含中国画、油画、版画、水粉彩画、雕塑、插图、钢笔画等诸多画种,不乏有在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以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青年美展和第九届北京国际双年展等重要展览中入选的作品。
“没想到淮安的书法、美术创作水平这么高”“在全国书画界的‘淮安现象’果然是名不虚传”……展出中,不少业内人士发出感叹。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管峻说:“从这次展出的美术书法作品来看,淮安的创作水平非常高,这与他们不断地走出去、请进来不无关系。此次到北京来集中展示,把淮安的文化进行弘扬和发展,相信未来,淮安的书画艺术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一定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脉灵魂,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此次‘中国运河之都’淮安文艺晋京系列活动对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在守正创新中绽放时代光彩,擦亮‘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都、文化名城’城市名片,使之成为不可复制的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淮安在更高平台上展现文艺创作成果、打造淮安文化标识、彰显时代精神风貌,推动淮安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淮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秘书长李森如是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