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闸遗址,位于今江苏省淮安市境内,明清时期清口一带的三闸是漕运锁钥,其遗址位于淮阴区码头镇政府迤东500米,向东北延伸至中、里运河与二河交汇处,东距漂母墓约500米,西临韩信故里遗址、淮阴故城遗址、甘罗城遗址。
码头“三闸”是明清时期的古运河上著名的古闸。所谓三闸即惠济、通济、福兴三闸,俗称头、二、三闸。邑人张旭候《淮阴风土记》载:“天妃庙东北一里有福兴闸,又南里许有通济闸,又南二里有惠济闸,此所谓三闸也。三闸皆有越闸,其旁有大王庙,其金门皆宽二丈四尺,墙皆高三丈六寸。但上下水面之差,惠济为二尺半,通、福两闸皆半之,故‘惠’为头闸,通为二闸,福为三闸。”建闸原为节制水源,而危险亦甚。盖水势束怒,航途艰险。又据舟人言:“运河沿岸七十二闸,惠济为首。”
闸东大王庙,不知曾受多少大员礼拜,多少粮船烧平安香。其闸墙高峻,闸塘深广,一望而知,伏秋水涨时,有奔雷撼海之奇观。
为什么码头在三里之地建造六座正越闸,这是有一定的历史性和地域性的。
码头自秦置淮阴县以来,这里十之八九是郡、州、县治的所在地,又是国家漕运咽喉之地。《九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图》载:“运河并不是直接通过一个闸坝进入黄河的,而是通过一个‘U’形水道进入运河的。而这三道古闸又是筑在这条‘U’字形河道上用来调节洪泽湖黄河对运河水量影响的。”
当年的码头地处淮河南岸,本就是船行河运的必经之地。黄、淮、运交会以后,使码头三方阻水,形如U字。由此运河绕镇三面,成一锐角湾,西与张福河接,谓之运口。这种特殊的地域,加之淮、黄、运河的无度交会泛滥,给南北船行和漕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保证漕运,当年,封建政府也曾经想过不少办法节水济运。如建堤坝拦水,开沟泄水,建造分水墩等。但一直无济于事,所以迫使皇朝政府在三里之地建造六座正越闸进行节水济运。当时其闸为:
一、惠济正闸。原名新庄闸又名天妃闸,旧闸在惠济祠后,明永乐十三年陈瑄建。嘉靖中改移于南名通济,万历六年潘季驯又移甘罗城东,康熙十九年又移烂泥浅之上即七里旧闸而改名惠济,四十年复移建于旧运口之头草坝;雍正十年移建七里沟即今处(泰山村三组)。金门宽二丈四尺,砌石累增为23层(1968年毁坏)。
二、惠济越闸。该闸于康熙49年重建,亥山巳向,金门规格和正闸一样。乾隆27年修建、嘉庆10年、道光14年皆拆修。闸下越河长460丈。闸上有钳口坝、闸下有束水坝。《明史·河渠志载:“惠济闸是为运口复转而西南七里至武家墩折而西北接太平坝,俱达烂泥浅,河尾两渠并行,至为越河,以舒急浅。”
三、通济正闸。俗称二闸(今马头镇二闸村二组),该闸原在惠济闸东北一里,乾隆二年建,亥山丁向,金门宽2丈2尺。条石增加到25层。
四、通济越闸。该闸乾隆2年建,亥山巳向金门宽2丈2尺。25年因启闭不灵,如实拆修。嘉庆11年、21年、拆修并加4层条石,而且挖321丈6尺越河,条石累增为25层。
五、福兴正闸。该闸在天妃庙东北一里,永乐13年陈瑄建(万历中废)。康熙10年于旧地址重建,于当年的惠济闸、清江浦闸、相互启闭或启一闭二。此时惠济闸之水可以平1—2尺,使其往来的漕运船只不在有颠覆沉溺之忧(后废)。乾隆2年,为避黄束清,使旧运口与三汊口相接,在原地址又重建。
六、福兴越闸。该闸乾隆2年重建。壬山丙向,金门宽2丈,闸墙条石累建26层。乾隆27年重修,嘉庆19年补修,20年完工;道光19年拆修,并挖368丈5尺越河,又按乾隆2年添建的通、福,正、越四闸,开挑新河自张王庙前至庞家湾仍然入旧河,长1061丈4尺。
码头“三闸”建造以来,对节水行船和漕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是,虽然有几道闸的节制,仍然避免不了一些艰险。据张煦侯《淮阴风土记》载:“昔之码头其地特殊,其水凶恶。其东制以“三闸”,其南锁以“五坝”(即头、二、三、四、五坝)。漕舟北上,湖客西来兹地实扼其襟吭。又据管闸的耆老谭井章先生说:“船到码头欲过三道闸,需用三天还带黑。”为什么呢?闸门节制水源,而危险很大。盖水势束怒,航途艰险。故下闸时要善为把舵,上水闸的船需用力绞关。每当绞关时,燥屑纷飞,锣鼓猛捶。一时岸上居民没老没少,全受闸夫雇用,为之邪许!随锣鼓声的紧慢,为用力之缓急。南下的船更不易,迎溜尤为大忌。首先要备齐“供品”(即:公鸡、猪头、鲤鱼),然后披红膜拜。在过闸时,并雇用老练的船夫为之掌舵,上水闸船需用力把稳,一点不敢忽视。拽船的绞关两边都有人,一边需4、5根绳缆上百个人拖拽。下水闸的船要用巧力,但船要用“捆头”(即在船头用绳捆扎起来)方便工人提起和放下,这样费力费时间。重船还要把货卸下来,等船拖过去了再把货抬到船上。所以船上的人说,到码头过“三闸”,时间要花“三天三”,有如去了“鬼门关”。
当年,码头“三闸”船难过,管理也是比较复杂。所以对漕运的船只来说,又是一种负担,过闸时也要请客送礼,甚至被无故的滞后。据福兴闸的管头后裔谭井章先生讲:昔日的码头三道闸的管理情况各不相同。当时,有头闸靠“拳头”;二闸靠优势;三闸靠“后台”之说。即:头闸凭族大势大推为“闸头”;二闸杂姓较多,故为居民共同推选“闸头”;三闸历来的“闸头”都是有一定的后台。据说过去三闸的管理者多是道台、治府的亲朋。如谭氏为闸头,就是他祖父原在京城为官,并享红、蓝两种顶带,道光初领旨在洪泽湖剿匪,大功告成后,便与总督议定其弟为“三闸”管头。由于闸头不民主,所以霸道、腐败现象也在所难免。如一次闸夫与船民闹事,导致十几天无法开闸,结果惊动官府才平息此事。
至于闸头、闸夫的俸禄问题,一般闸头与闸夫为“四六开”,即闸头分四,闸夫得六。当时一条船过闸费粮食为“三斗”二百斤左右。钱有不等,头闸为大船十六元,中船八元,小船四元,空船减半;二三闸及清江浦闸,其数又为头闸之半。当年的闸夫一天一人可得一二元,遇到船多时,日放数番,则可得七八元,闸夫如此,闸官可知。故当未统一前,人们多以“闸头”为荣,当局空于应付。到民国初,四道闸实行同管之法,有官23人。收入亦为四六分成,四成归公,六成给闸夫。时至运河改道,三闸闭塞,从此闸头、闸夫失去了优势,原多以闸为生的乡民都全部另谋生路。
历尽五百多年的码头“三闸”,曾为国家岁转漕运和黎民百姓的生命安全起到过巨大的作用,也曾为无数个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从此过闸而巡游浪漫。她是个要冲险地,又是个天险奇观。如今她虽因运道而闭塞,但她是淮安运河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章节,她的S形的河流形态和天下少有的三里六座闸的闸群奇观,却永远在展示着一种“运河之都五河交会”的一种奇特的水文化底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