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驾车行驶在扬州宝应境内的老淮江公路上,只见两侧绿树成荫、鲜花满径,犹如浑然天成的“绿色隧道”。透过行道树“绿缝”,大运河上,碧水荡漾,各类船舶往来穿梭,成群白鹭优雅地掠过河面,没入树丛深处。车窗外,骑着单车的运动达人们,在世界文化遗产点刘堡减水闸打卡拍照。
京杭大运河宝应段全长40.5公里,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船忙、人和……绵延的文化根脉、鲜活的生态绿脉、涌动的经济动脉,交织成美美与共的和谐画卷,犹如“黄金带”镶上了“绿宝石”。
伴随着泵机阵阵轰鸣声,滔滔长江水奔腾北上。南水北调宝应站作为东线源头工程,与江都水利枢纽共同组成东线第一梯级抽江泵站。截至目前,工程累计调水超72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7省(直辖市)40多座大中城市,受益人口超1.76亿人。
省委书记信长星察看南水北调宝应站时指出,大运河流淌千年、纵贯南北,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这一绵延的文化根脉、鲜活的生态绿脉、涌动的经济动脉造福子孙后代。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运河宝应段堤防曾因过度开发,不堪重负。2016年,扬州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在全省率先拉开帷幕,宝应铁腕治水,先后组织实施了航道整治、水环境整治工程,实施以“清、补、建”为重点的运河综合整治,累计拆除砂石场、搅拌站等各类占用户403户;绿化修复30公里、绿化造林118万平方米,种植各类乔木、灌木等10.5万株;建成城区原取水口南北2.5公里运河风光带,配套广场1.6万平方米,绿化景观小品5处。
结合航道整治工程,新建运河驳岸27公里,运河东堤健身步道15公里,运河边的篮球场、网球场等健身场所,成为老人散步、青年运动、儿童嬉戏的生态休闲空间。
宝应境内河湖密布,水资源总量达1.6亿立方米,面积较大的湖荡有白马湖、射阳湖、广洋湖、和平荡、獐狮荡等,俗称“五湖四荡”。近年来,宝应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保护区水质达标率达97.9%。问“河”哪得清如许,只因治水无止境。今年3月启动的白马湖退养还湖工程,清退圈圩面积近10平方千米,清退圩埂长度约130千米。
原标题:《江苏治污攻坚》扬州宝应:运河“黄色带”镶上“绿宝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